中國官方這邊廂一提城鎮化,那邊廂股市就炒基建、水泥概念,把這些相關股當成國策股追捧。更有分析員把這些作買賣建議,提供給散戶投資者,其實內地當局,一直就深怕城鎮化國策變成基建或房地產概念,一再強調以人為本,嚴批「見物不見人」的城鎮化理念。
當然,理念也不宜滑向「見人不見物」,城鎮化無疑是人口向城鎮流動,不可能不觸及動土建房,但房地產不是城鎮化的策略重點,這是當局一直費力釐清的。根據國務院的規劃,城鎮化並不是無節制地放開人口向城鎮流動,原則是:有序放開人口50萬至100萬城市、合理放開人口100萬至300萬城市、合理確定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嚴格控制500萬以上特大城市。
從上述原則顯見,放開度由小城市到大城市呈逐級遞減,這種設定間接降低了造城的壓力。根據當前現實,樓價泡沫狀況是由大城市向小城市遞減的,城鎮化所訂原則的諸多考慮中,顯然存在對城市的地與房供給的考慮,尤其不希望城鎮化戰略,成為房地產泡沫催化劑。
鍾經緯覺得,合乎決策的城鎮化理念,與見物不見人的造城概念不同,要體現「見人」,就是側重於公共服務。在這個範疇之內,除了住房、水、電、煤氣及電訊外,還有關乎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及環保節能等,相當廣闊的涉民生業務,這些都有較大的投資空間,是國策注重所在。
分析這些概念投資價值,不要捉錯路,還須注意的是,與政府職能逐漸向公共服務轉變相適應,上述業務勢必受到政府的嚴格督導,經營須奉行謹慎、認真之餘,價格還得廉宜,即絕不容成為暴利行業,故此追捧這些業務,對持續經營可以有信心,但對其盈利不應有過高預期。
鍾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