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敏銳:衍生工具波動根源

恒指周二反彈乏力,未能重上22,500點之上,昨日即時再現急挫。大市積弱歸根究柢還是中國早前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皆較市場預期為差。

短線而言,還望滬綜指能夠成功在2,000點築底,但一日未有實質振興經濟方案出台,與傳統經濟相關的中資股暫難言可看好。港股昨日跌勢全面,不排除恒指可能要再下試21,500點。

近年每當環球股市出現不明朗因素,港股波動程度總遠較外圍大,除了香港資金出入相對自由外,衍生工具交投活躍亦可算是「罪魁禍首」。本港衍生工具去年首11個月成交額排名全球首位,更是連續7年居全球之冠。

衍生工具對於個股的影響更甚,以去年十二月上市的中國信達(01359)為例,該股自二月十四日准許沽空,至今有一半時間沽空比例超過該股成交額兩成;其後有多隻相關窩輪登場,清一色為認購輪,該股股價自情人節開始便直線下滑,實在是相當巧合。

投資者買入認購證固然是看好相關股份,但卻是與發行商對賭,後者沽出輪證賺取溢價,同時亦要進行對沖,股價愈低對沖成本便愈低,利潤亦更大,絕對有誘因「撳低」股價。筆者相信要待投資者熱情冷卻和沒有新輪登場,其股價才有望翻身。

鴻昇證券資產管理部董事總經理 陳蓓敏(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