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標旺出價低 樓市處境詭異

天有不測之風雲,地政總署賣地也會出人意表。昨天有兩幅住宅用地開標,其中接到十七份標書的西貢小型豪宅地皮,以遠超市場估值上限的一億六千萬元售出;可是另一幅估值介乎三十億至五十億元的白石角大型豪宅地皮,在七標爭奪下,竟然宣告流標。由於兩幅地皮面積相差近十五倍,如加上發展密度差異,肯定是白石角地皮流標的象徵意義最大。

過往政府賣地要被迫收回,往往發生在經濟環境逆轉之時,例如爆發區域性金融危機。至於流標常客的鐵路上蓋項目,則多數因為補地價金額高及分紅等掣肘,無功而回。反觀今次賣地流標,外圍及本地經濟並無異常,由政府直接出售更不用補地價,入標亦不冷清,幾可肯定是入標價比政府的底價差太遠,否則,平少少也會出售。

今次罕有流標,首當其衝的必定是政府推地及住宅供應量進一步落後。由於未來一段日子,住宅土地招標已排得密麻麻,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安排重售。本來今個財政年度的二萬伙目標已鐵定落空,只得約萬八伙,現在還要再減幾百伙,真是雪上加霜。此外,在流標的白石角地皮附近,很快又會有另一幅住宅地皮招標出售,會否受到負面影響,值得留意。

其實,就算政府不理市況短期波動,決心積極賣地,亦只是增加住宅供應的其中一個要素,因為最終還得有發展商肯買,才能把地皮變成住宅。今次入標的主要是大型發展商,出價竟然全部不達政府底價,或可視為集體態度審慎。這也難怪,幾十億元地價之外,還有發展成本及長達幾年的建築期,現時樓市吹淡風,加上息口隨時回升,誰能睇通幾年後的市況?如果發展商不配合,政府只會落得孤掌難鳴,供應不知從何談起。

那麼政府會否率先劈地價,增加叫座力呢?這在理論上可行,操作上卻要把握得非常小心。政府希望住宅樓價漸進有序地回落至更容易負擔水平,是路人皆見的,問題在於如何避免令任何一方持份者感覺自己承受最大損失。發展商過去幾年買下的地皮,現在差不多要預售樓花,除非地價十分吸引,否則未必願意犧牲眼前的賣樓收益。至於之前「不聽勸告」而高價買樓的人,恐怕也難以面對樓價急速下挫的現實。

當然,單憑一幅地皮流標未足以確定趨勢已成,但今次是本財政年度第四季(一至三月)推售十二幅住宅地皮的頭炮,未免出師不利。政府一方面透過需求管理來壓抑樓價,導致買賣兩閒;另一方面透過積極推地,務求盡快增加住宅供應,長遠應該會令樓價回調。現在樓市的處境相當詭異,在出現較深度調整前,顯然有不同力量在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