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企債 首爆違約

內地信用違約危機已由理財產品蔓延至企業債。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的上海超日,不能如期全數支付其一一年公司債券的第二期利息,成為首宗在岸企業債的違約事件。外界關注事件對規模達8.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企業債市場的衝擊。美銀美林指,一旦確立違約,中國金融市場將踏入「貝爾斯登階段」,意味中國次債風險要慎重審視。

根據上海超日公告,其「11超日債」原定本月七日付第二期利息,利息金額8,980萬元,但目前僅能派付400萬元,公司稱將努力籌措資金,延期支付剩餘利息。

該批債券於一一年獲准發行,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息率為8.98%,由中信建投証券擔任保薦人、主承銷商及債券受託管理人。

進入「貝爾斯登階段」

此前中誠信託違約事件,已引起外界對影子銀行風險的關注,這次超日債事件凸顯內地企業債信用風險。據美銀美林報告,到今年一月內地企債市場規模達到8.7萬億元。

報告認為,超日債事件未必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即時爆發資金鏈問題,但可能開始引起連鎖反應。

該行指,超日債一旦確立違約,金融市場將踏入「貝爾斯登階段」,這時開始要慎重審視其次債風險。美國在約一年後進入「雷曼階段」,即市場及影子銀行體系恐慌,該行認為中國或在更短時間內達此階段,因為市場欠透明度。

美銀美林:違約非壞事

但美銀美林亦派定心丸,指個別信貸產品違約,影響不可跟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同日而語,有信心今年中國經濟可有7.6%增長,而且違約亦非壞事,一個正常經濟體系需要有信貸違約情況,才有利債券及其他信貸產品的定價。

該行相信,今年再有債券及信託貸款違約的機會將增加,尤其政府也需要這類違約事件,去改善金融市場秩序。

全國政協委員、人行前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兩會期間表示,對於超日債的違約事件,他最怕是餘額寶的投資者爭相要求兌付,超日債違約並不意味大規模兌付危機,他更擔心的是各種信託產品。

穆迪表示,雖然內地信託貸款違約事件可能會增加利息成本,甚至導致該資金渠道被收緊,但去年底穆迪評級的中國企業未償還債務中,信託貸款只佔約4%,顯示這些企業所承受風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