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推波助瀾 科網估值飛天

今年注定是移動互聯網概念股愈炒愈癲的一年,由不斷曝光的併購把熱潮推向高峰。在美國,facebook以天價一百九十億美元把WhatsApp收歸旗下,只是高潮的開始。在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及百度,不斷擴張業務,併購肯定沒完沒了。據市場統計,今年以來全球互聯網相關企業已宣布的併購金額達二百七十五億美元,是二○○○年科網泡沫以來未見過的興旺。

併購熱潮這場好戲能夠被演活,必須有眾多主角,互相是競爭對手兼鬥個你死我活則更佳。在中國,這些元素齊備,三大巨頭爭相搶佔移動互聯網市場,急於擴大版圖。企業出手併購,最正統的理由是策略需要。不過,更為重要的原因則十分簡單,一是把潛在對手買下,以免將來競爭,facebook買WhatsApp就是一例;二是先下手為強,令對手買不到,是內地併購戰的寫照。

其實,內地三大巨頭的併購項目,涉及的金額談不上天價,以手頭資金找數綽綽有餘,絕對可以漁翁撒網,能夠產生協同效益,甚至成為改變市場遊戲規則的人,自然最理想;若然最終一事無成,也不見得有重大損失,如能發行股票支付併購代價,則更加無壓力,已上市的企業理應較為佔優。不過,就算仍未上市,只要有助推高估值,將來大有機會本利收回,亦令併購無後顧之憂。

當然,協助併購的投資銀行也功不可沒。在金融海嘯爆發後,市況反覆難測,加上監管收緊,投資銀行真的無啖好食,現在難得有互聯網巨頭激鬥,必定落力穿針引線,四處尋找和推薦可供收購的「初創企業」,再在估值上大做文章,不理計價方法是否無懈可擊,總之每一單併購都能推高企業股價或估值,便皆大歡喜。

那麼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因為市場永遠需要「增長故事」,例如早幾年吹捧新興市場潛力無窮,現在則由移動互聯網概念接力。這也難怪,因為新興市場已經無戲,在歐美經濟只得低增長之下,跟經濟周期走的傳統企業也難望有突破,單靠派息及回購股份是撐不了多久,餘下仍然具有想像空間的,便是移動互聯網增長故事。

根據市場慣性,估值愈貴的熱炒概念股,往往愈能吸引投資者追入,需求增加繼而令估值更高,但有一點可以放心,應該有排都未到泡沫爆破之時。以往科網泡沫及次按泡沫爆破前,均會出現所謂的世紀大併購,場戲才會到結尾。原因很簡單,在世紀大併購之後,已不容易再找到更大規模的併購,意味着增長故事到了尾聲,估值快要回歸基本因素,如果不幸遇上利率環境改變,又或經濟開始走下坡,便是爆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