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金面緊張,政策性銀行亦不能幸免,外電引述消息指,國家開發銀行近月開始要求海外客戶延遲提取授信額度。分析指,中國流動性趨緊將影響國開行的融資能力,料今日該行發行的定息債,票息將進一步上升。
國開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融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指,兩間銀行向發展中國家的信貸總額,已超過世界銀行,但受到中國整頓銀行信貸增長過快,其收緊信貸的影響已傳導至海外市場。
報道指,印度一間基建開發商及航運集團,均受到國開行延遲提取約定的信貸額度影響,分析認為,中國的政策性銀行現時傾向海外的借款企業破產,迫使企業出售其資產,以回收不良貸款。
香港大型銀行企業融資部主管稱,政策性銀行的貸款對象主要為擁有政府背景的機構,至於商業貸款市場則未見有內銀收緊貸款的情況,而中國企業到海外貸款的需求則仍然殷切。
內銀收緊貸款往往驅使企業南來香港融資,內地傳媒指,中國境內維持銳意清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LGFV)的取態,中銀監在金融監管會議上,要求各金融機構於今年內收縮LGFV的非標準貸款,分析認為今年LGFV到期量大,從嚴處理是意料之內。
國開行的融資渠道受衝擊,該行將於今日發行五年期定息債,分析指,其票息定價仍存在不明朗因素,一旦人行再次釋放貨幣從緊的訊號,將衝擊債價,令票息進一步升高。事實上,國開行去年十一月被迫將原本240億元人民幣的發債計劃,大幅縮減至100億元人民幣,該行的債券收益率在去年全年急升達200點子。
儘管人行維持從緊貨幣政策,惟瑞銀報告認為,內銀仍可受惠首季強勁的季節性信貸增長,股價短期內反彈,瑞銀則更關注結構性問題,包括今年第二季是信託產品到期高峰,或觸及更多小型信貸緊縮、信託產品或中小企債券違約,以及中期資產質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