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中誠信託險拆「剛性兌付」招牌

早前家母收到某內地銀行的郵寄宣傳單張,存款數萬元可享有8、9厘利息!家母揚言相當吸引,小妹心想,內地定期存款利率都是在基準利率上浮某個百分點,哪會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一看便知是理財產品了!

事實上,理財產品於內地漸見普及。近日爆出中誠信託30億元人民幣信託理財產品到期恐難以兌付,引起軒然大波,雖然投資者最終可取回全數本金,只蝕第三年的部分利息,風波總算平息,但事件卻暴露了信託產品及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

影子銀行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銀行功能卻不受或較少受到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國版影子銀行則體現在「銀信合作」形式之上,銀行透過發行信託理財產品,籌集客戶資金並向企業放貸,而有關理財產品列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外,故較少受銀監會監管。而中誠信託事件被視為「影子銀行的影子」,產品是由信託公司貸款予企業後,將貸款「打包」成為「信託理財產品」,再由銀行代銷。

理財產品多涉煤炭礦企

《華爾街日報》引述Sanford C. Bernstein資料,內地影子金融總規模約20萬億元,佔全國銀行貸款總規模三分之一。而Wind資料則顯示,一三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規模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之7.1萬億元人民幣激增4倍。由於理財/信貸產品背後的貸款方不少是從事煤炭、礦業、房地產等業務,前兩者近年經營環境惡化,削弱企業還款能力,增加理財/信託產品違約風險。據了解,二○一二至一三年,工商企業類信託產品共發生過約20次兌付危機,涉及房地產、煤炭、建材等行業,但最終大多被「包底」(內地稱為「兜底」),故未有引發重大危機。

風險驟增 恐拉高息率

幸好中誠信託風波有驚無險,最終成功兌付,否則將動搖金融市場的穩定。因為若有一理財/信託產品兌付失敗,意味着過去的「剛性兌付」(即無論項目/貸款收益率多少,產品到期時均可按照事先約定兌付本金及利息)慣例將會被打破,令理財/信託產品的投資風險增加,投資者要求較高的回報以彌補風險,間接拉高市場的借貸利率,令資金成本上升,而嚴重者,更有機會觸發金融體系去槓桿化活動。雖然中誠信託未有演變為危機,但相信中央將進一步加強對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及影子銀行的監管,令依賴理財產品等表外貸款的銀行盈利能力受損。

新鴻基金融高級證券分析員 李惠嫻(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