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本年度《國際房屋負擔能力調查》,香港樓價中位數對家庭每年收入中位數的比率(樓價負擔比率),已從去年的13.5倍躍升至14.9倍,屬「嚴重難以負擔」程度。有關比率相比居住模式相近的新加坡、日本東京及京阪神都會區高三倍或以上,連續四年冠絕調查考察城市,標誌着香港房屋獲公認為世上最難負擔。
是次調查涵蓋澳洲、加拿大、香港、愛爾蘭、新西蘭、英國、美國,以及新增的日本和新加坡,合共360個大城市。
就全國或地區而言,樓價負擔比率僅次於香港的,已經是只有5.5倍的澳洲及新西蘭,雖一樣超越5.1倍的「嚴重難以負擔」下限,但只及香港36%左右。
就城市層面而言,樓價負擔比率高踞第二、第三位的城市,分別是10.3倍的加拿大溫哥華、和9.4倍的美國檀香山。
除此之外,香港的樓價負擔比率按年跳升1.4,升幅「遙遙領先」其他負擔比率同樣錄得上升的國家及地區。
而在香港房屋貴絕全球之際,調查卻指出,香港今年新屋平均面積不到500方呎,於9個國家及地區當中「敬陪末席」,反映香港居住環境又貴又小。
外界多把香港火紅的樓市歸咎內地買家需求強勁及息口低企,但Demographia引述學術研究指,政府對土地用途設限大幅推高樓價。
負責撰寫今次報告前言的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資深研究學者貝爾托呼籲,政府有責任確保土地供應彈性,不斷檢討土地用途規例、相關稅項及行政措施。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稱,Demographia報告沒有計及個別城市獨特情況,數字稍為誇大了香港實況。他指出,例如美國、新加坡等城市大部分家庭都是買樓自住。
相反,香港約一半人口居住在公屋不需要置業,在這情況下將公屋家庭的入息中位數一併納入樓價負擔能力的計算,樓價與入息中位數的比率自然高,若將這結果與外國直接比較,做法亦有欠公允。
不過,他承認本港樓價高企,主因並非供應不足,而是流動人口在這幾年突然膨脹,導致需求驟升。加上本港在聯繫匯率下,港匯和港息跟隨美元美息向下,推升資產價格。
雖然報告警告香港有樓價泡沫風險,但莊太量稱,若經濟沒有突然逆轉,按揭斷供或壞帳問題將不會很嚴重,樓價難以大跌。
早前英國《經濟學人》公布的樓價指標顯示,去年23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8個樓價上漲,其中香港樓價按年升9.7%,升幅僅次於美國及巴西,兩國樓價升幅分別約13.6%及12.8%。
另歐盟統計局公布,去年第三季歐元區樓價按季升0.6%,升幅創一一年第二季以來最大。
香港14.9倍
溫哥華10.3倍
檀香山9.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