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約兩周的「錢荒」,終在人行出手向市場進行二百九十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注入流動性後獲得紓緩,連日上漲的上海銀行間同業市場拆借利率隨即回落,阻止資金危機進一步蔓延。連同六月時爆發的「錢荒」在內,今年兩度出現流動性短缺,都是資金未能適時流轉所致,凸顯事件主角的銀行在資源配置上有問題,人行在貨幣政策訊息方面亦有欠明確。
每年的六月及十二月銀行都要應付月尾及季尾的雙重考核,流動性趨緊幾成「例行公事」,過往人行通常會適時向市場注入資金,緩解壓力,但人行今年一反常態,六月時不但未對市場注資,更繼續發行央票回收流動性,加劇資金緊張。當時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曾飆至三十厘,更傳出個別銀行因資金未能回收而出現違約,銀行高價「搶錢」爭頭寸仍歷歷在目。
事件根源其實是內地的存貸存在極大息差,銀行以低成本拆借資金後,以高息放貸賺差價,資金流轉愈多,就賺得愈多,這種行為一旦無約束地膨脹,便形成銀行理財產品幾近失控增長並瘋狂放貸,槓桿不理性地放大的亂象,資金亦因此而停留在金融系統內炒作,未能正常流入實體經濟,影響整個經濟的正常運轉,為收拾亂象,人行下了一次重手,無視市場對資金的急切需求,六月時讓流動性緊張爆發懲罰銀行。
幾個月下來,季節性因素令事件重演,個別銀行已在資產負債上作出調節,拆借利率未如上次飆得過瘋,人行期間透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緩解資金缺口,但最終亦要向市場直接注資,避免流動性扼得過緊出現「擦槍走火」,拿捏得似乎更為細心。不過,市場對「錢荒」的憂慮未因而減退,有消息更指當局指令媒體,要避免使用「錢荒」字眼,從中可見一斑。
兩次事件程度有別,本質卻相同。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上的不對稱,社會對資金的供求未能在價格上反映,人為決定的利率水平,造成資源錯誤配置,利率市場化一日未落實,只靠「補鑊式」的監控來鞭打校正,效用成疑,銀行要抗拒巨大息差的引誘又談何容易。
有數據指中國截至二○一二年底,銀行理財產品餘額達到七萬一千億元人民幣,信託產品總額高至七萬四千七百億元人民幣,金額之巨已到不能坐視不理地步。況且,能夠決定銀根多少,手執貨幣政策的人行,其任務之一是透過各種市場操作落實政策,以配合宏觀經濟需要,但操作必須出師有名,客觀且理性及具預測性,否則傳言紛飛造成訊息混亂,只會打擊市場信心。中國經濟要成功進入新階段,一次較全面的金融改革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