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又過了一個星期,在很多方面,香港都是個快捷便利的地方。這城市高效運作、充滿活力、而且完全看不見官僚主義。幾年前,我就在這裏迎娶了我的太太。雖然她並非香港人,而我們當時都在南韓生活,但香港絕對是個易於尋找快樂的寫意地方。
但這次,當我在機場候機的時候,廣播系統傳來令人費解的內容:任何人士如果被發現意圖攜帶超過幾公斤嬰兒配方的奶粉離港,即會被罰款50萬港元(約65,000美元)或監禁。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近期,中國奶製品和配方奶粉接連出現質量問題,內地民眾惟有四出購買優質品牌,只要可以買到優質配方奶粉,即使大幅溢價亦在所不惜。由於大部分優質配方奶粉品牌都在香港出售,開始出現供不應求。
基本上,這是一個產品質量的問題,可以透過多種方法解決,其中包括在中國收緊有關產品質量的監管(中國當局已經採取行動,只不過進展緩慢)。他們可以嘗試限制奶粉從香港出口(視為「走私」行為),並拘捕違法人士──這正是香港當局選擇的行動。他們亦可以嘗試打擊在中國標價高企的「優質」生產商的「抬價行動」──這正是內地當局的回應行動。
其實,也可以讓自由市場自行調節。長遠來看,我認為這方案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專注產品質量即可賺錢,廠商就會提高產品質量(在他們已經處於領先地位的地區)或提高其產量。對較優質產品的需求,通常會增加一個品牌的價值和客戶忠誠度。顧客對品牌意識的增強,亦會加強市場定價的訊號。這些舉措都會有助減少顧客四處搜尋更佳產品的煩惱。
我亦覺得,香港與內地當局的行動(這些行動可能在短期有助緩解問題),與市場長遠發展的方向背道而馳。說到底,香港只是設法阻止內地消費者購買他們目標數量的產品,而內地則是設法干預價格機制,使民衆難以藉此識別最佳產品,廠商亦無誘因增加供應。
最終,兩地政府可能繼續在各類突發事件上各持己見。亞洲消費者正進入中產生活模式,他們已經開始更多關注環保、社會和安全議題。那些在質量、健康和安全上贏得讚譽的公司(嬰兒配方奶粉、快餐和預防性保健等),應可對其品牌和股東帶來巨額增值。
儘管如此,因為需求太大,仍然有人甘願冒高額罰款和監禁的風險,繼續走私嬰兒配方奶粉。如果市場面對的阻礙減少,就不妨試想一下激勵措施。
何如克
銘基亞洲首席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