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化落後 局限港股發展

香港證券無紙化搞足十幾年而未果,不能跟隨國際步伐,好消息是明年將再提上議程,若通過最快可在一六年實施。來得太遲,總勝於光說不做,無紙化可降低交易成本和保障散戶權益,證券行即使會增加工序,但使散戶安全感增加,最後結果必然利大於弊,證監會和港交所等須具決心,掃除拖延下去的障礙。

現今已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目前透過網上買賣股票的交易額已超過總數一半,互聯網的特點是交易無紙化,簡化程序和手續。回顧一○年上次諮詢時業界的確存在反對聲音,例如過戶處收入會受影響,經紀需承擔更多工作等。業界的惰性及既得利益者是最大阻力,老股民或覺得無單無據亦即無憑無證。不過,港交所自李小加掌舵後,不理會阻力推行新政,何況現下金融界處於時代更迭巨輪下,已不得不轉型求生。

證券無紙化在成熟市場已推行多年,制度好壞有很多可供借鏡,相信當局可取長捨短;如果為了遷就老股民的心理,香港可採取自願形式,股民仍可選擇以紙張形式持有證券。所有政策皆有其利弊,只要好處多於壞處,便應該義無反顧地推行。

無紙化的最大利益是實名化,現時股票由銀行或證券行名義持有,過戶、收股息、紅股、供股一概要付上手續費,一些銀行客戶更要奉上存倉費,這些都是「小數怕長計」,所以部分長線投資者選擇持有實物股票,可是要沽出時亦麻煩得多。此外,公司有重大議案需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時,散戶不少嫌麻煩、嫌票微言輕、或來不及過戶,等同放棄本身應有權利。

可惜的是,業界和投資者對維權不夠積極,令三年前的諮詢無疾而終。散戶的心態常是「逆來順受」,中介機構收費高昂不去理會,認為與股價上落相比不值一哂。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戶口推出以來一直反應冷淡,散戶對保障本身利益態度毫不積極,一旦有證券行出事後才怨天尤人。實名化可釐清股票持有人誰屬,將會提高散戶對證券行的信任,對雙方均有裨益。

其次受惠的是新股市場,可縮短新股定價日與上市日的時間差距,亦可節省孖展認購者的利息支出。無紙化未實施,亦令部分有意來港作第二上市的海外企業卻步。

香港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然而無紙化程序明顯落後,無法與其他先進市場看齊。與香港股市關係最密切的內地股市亦已推行無紙化制度,早前內地實施股息稅短加長減制度,H股股民即因兩地制度差異而無緣享有。香港已落後了一大步,現在惟有急起直追,能否盡早立法推行,還看當局破舊立新的決心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