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經濟學者Richard Baldwin認為環球經濟結構在過去二百年間經歷兩次大轉變。在工業革命出現前,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高昂,國家之間的貿易量不高,科技是帶動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主要因素。
十九世紀在英國出現的工業革命,對製造業生產和國際貿易產生深遠影響。當蒸汽機出現,生產量大幅上升,東主可考慮以分工 (Division of Labor)和專門化(Specialization)方式,提升整體工業的生產力。
然而,管理者必須協調不同工序以配合生產目標,亦需要安排運輸不同工序的中間製成品,維持暢順生產。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發達工業國(美、英、德、日等)都出現工業聚集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國際貿易則有效地擴大市場。
Baldwin認為第一次重要變化始於一八三○年。在工業革命的後階段,科技進步發生在運輸業,鐵路和水路運輸成本下調,國際貿易量大增,規模經濟和比較優勢改變了環球生產結構:(一)一些國家成功完成工業化過程──歐洲、北美和日本成為主要工業國。(二)一些國家經濟增長起飛──歐洲、北美和日本等,在蓬勃國際貿易中成功大幅拓展市場,加上創新研究成果多出現於工業產品上,這些國家經濟起飛。(三)工業國和非工業國收入分歧擴大。(四)不同製造業貨品的生產只出現於一些國家的個別地區。
Baldwin認為於一八三○至一九八○年間的環球化過程,工業生產集中於個別發展國家中的個別地區。便宜運輸成本促進了工業產品生產,但生產過程相對複雜,不同工序的生產點必須鄰近才易於管理。
不可否認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資訊科技革命的影響,令生產管理者更易安排和協調不同國家的工序生產,加上各國運輸(尤指空運)基建和科技不斷改善,不少生產工序可坐落世界不同國家。
Baldwin發現這階段環球生產結構的兩個特點:(一)由於工序於不同國家進行,個別國家的出口貨值中,應包含來自其他國家的零部件,反映在環球供應鏈的角色。(二)環球供應鏈仍屬地區性,主要為亞洲、北美和歐洲。
Baldwin指出第二階段環球化出現的環球供應鏈模式,對環球經濟模式產生深遠影響:(一)發展國家的工業化水平下降,其他國家(尤指中國)的工業化水平上升。發展國家較專注提供科研、管理、法律、金融等高增值活動。(二)工序分配至發展中國家,技術和資金同時流入。(三)跨境經濟活動再不局限於商品貿易,更包括知識產權、資金和服務。(四)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策略再不局限於規模龐大的工業化策略,只需設定政策方便企業加入環球供應鏈,包括設立出口加工區,更易推動經濟增長。
過去二十多年,環球供應鏈為不少國家帶來發展機會。然而,全球經濟因素不會不變,環球供應鏈模式亦因應這些因素調整,中國和香港能否維持競爭力?經歷多年經濟增長,加上人民幣升值和提高最低工資等,內地生產成本已難與越南、老撾等國比較。
若中國不上移至技術密集或資本密集工序,將難以維持在環球供應鏈的主要位置,香港貿易服務業亦受影響。中國能否成功轉型屬未知數,教育水平以至金融業的發展都是決定性因素。
美國在金融海嘯後的復甦緩慢,失業率長期高企。一些學者認為是美國企業不斷提高自動化水平,不但減少成本,同時降低勞動力需求。若自動化科技不斷改善,工序外流趨勢將會逆轉,眾多參與環球供應鏈的國家(包括中國和香港)將面對衝擊。無論中國或香港都必須提升生產技術和知識水平,極需創新能力,中港的人力資本質素能否接受挑戰?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商業經濟)及中大商學院企業經濟學碩士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國際經濟、中國經濟、香港經濟及航空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