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版圖不足 港股死穴待解

與紐約及倫敦等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比較,香港可說是國際味道最弱的金融中心,即使目前已有歐洲、巴西、俄羅斯、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地區的知名企業先後在港上市,日本、南韓等國的企業亦有在港股市場佔一席位,但也不足以攤薄內地企業在港股市場份額的壓倒性優勢。

港股市場由一個細小的本土金融市場,躍升為被外界視作與紐約、倫敦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並稱為「紐倫港」,最主要推動因素,是剛好承接過去二十年內地企業的境外上市潮。港股國際地位及市場規模的三級跳發展,既是時勢造英雄,也是英雄造時勢,為本港股市發展及內地企業融資的龐大需求,締造雙贏局面。

香港曾經連續多年奪得全球新股上市首名的寶座,主要靠內地企業排隊來港上市,一線的大型國企上市過後,香港在全球新股上市的成績已經大不如前,無法與紐約及倫敦等傳統的金融中心相比。資料顯示,紐交所及納斯達克市場今年的新股集資額成績驕人,尤其是紐交所,新股集資額逾三千億元,納斯達克市場亦接近一千二百億元,港交所今年新股集資額不足一千億元,明顯相形見絀。

究其原因,是港股市場的新股來源較為單一,若內地政策調整,企業往境外上市的勢頭有變,港股的新股集資成績立時首當其衝,避無可避,可說是成也內企,敗也內企。正如倫敦證券交易所一位負責人指出,香港市場發展的死穴,正是國際化不足,大部分新股上市以及集資活動,皆以內地企業為主,而且證券市場架構只有主板及創業板兩個層級,未能包攬所有類型的上市企業。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倫敦方面為例,當地的主板分為高級板及標準板,又設有高增長市場,配合不同規模及性質的企業上市。根據倫交所方面的資料,目前在倫敦上市的國際企業約有六百五十家,佔當地上市公司總數達三分之一,國際化程度遠勝本港。

除了增設市場架構外,亦不妨參考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策略,與目標市場的監管當局結盟,容許更多海外市場的企業來港上市,並與具領導地位的交易所結盟,實施互相掛牌機制,爭取更大的競爭優勢。

香港如果不能擺脫向內企傾斜這個框框,未來的發展前景肯定有限。隨着內地經濟和金融愈來愈開放,香港與上海股市的差異化只會不斷收窄,並會感受到上海愈來愈大的威脅。香港若想延續國際金融中心的光芒,必須走自己的路,這既需要監管機構具有遠大的眼光,也要業界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