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自從實施港股加時後,一直被中小經紀質疑加時成效。據港交所最近向立法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自一二年實施第二階段加時後,下午開市首30分鐘的成交量佔全日總成交僅6.6%,遠低於加時前同一時段佔比的12.8%。有經紀表示,港交所加時目的之一是要與內地下午開市時間銜接,有關數字顯示加時後的效益未達預期。
證券商協會前主席蔡思聰分析加時的成效,他說最直接的比較是下午開市後首30分鐘的成交量,加時前,有關成交量所佔比例是12.8%,但加時後,有關比例反而跌至僅6.6%。
他指,港交所加時目的是與內地交易時間重疊,增港競爭力,但從有關數字顯示,沒有達預期效果。「香港與內地交易時間銜接,理論上,下午一開市,香港的成交量應該會高,但依家比例反而仲低過加時之前。」證明加時效益不大,只是將全日成交「拉長」來做,實際市場效率降低,「打個比喻,以前每個小時成交量比例是15%,依家是12%。」
不過,港交所在文件中指,第二階段加時後,下午一時至二時半的交投量佔比例已上升,由初時佔每日總成交量的18%,升至今年八月的21%,顯示投資者有利用新交易時段。同時文件指六至八月期間,幾乎所有開業經紀曾在下午一時至二時半參與交易,證明此時段有利其客戶買賣。
港交所稱,加時後,香港投資者可與內地投資者對市場消息作更同步反應,故跨境產品的價格發現和市場互動獲改善。上市公司在午休期間發公告的時間雖縮短,但對公司及市場透明度沒不良影響。港交所重申加時對市場長遠發展有積極作用。
另港交所旗下場外結算公司昨運作,現結算會員有三家銀行──中銀香港、滙豐銀行及工銀亞洲。場外結算公司首宗結算的交易為中銀香港與匯豐之間的不交收人民幣7日回購掉期。場外結算公司昨處理的名義交易總值折合港元計約3.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