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併購 後患陸續來

港交所第三季業績報喜,巨資收購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亦提供超過三億元溢利貢獻,但涉及的訴訟卻由中期業績時之四宗急增至十八宗,不排除訴訟陸續有來,主要來自美國鋁價反競爭及壟斷行為。高價併購已連帶收納其弊,港交所向外闖的願景美好,可惜現實殘酷,恐怕後遺症還將相繼湧現。

過往中國企業「走出去」併購,經常面對政治障礙,港交所吞下LME,表面上是正常商業併購,但麻煩已開始找上門,以前未見的問題漸浮出水面。LME上季為港交所賺錢,但扣除融資成本、資產折舊及投資公平值收益後,能有多少實質貢獻相信微乎其微,未來卻是多事之秋。

事件起端是一些鋁材商入稟美國法院,質疑LME出貨慢屬抬價及壟斷行為,並要求賠償,後來加入訴訟的愈來愈多,部分屬財力雄厚的飲料商和啤酒商,肯定是難纏對手。港交所稱十多宗訴訟性質相同可一併處理,且認為訴訟無法理依據,有意淡化事件。

然而,美國集體訴訟的苦頭,即使未嘗過亦有所聞,包括滙控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不斷受訴訟纏身,司法程序既複雜又冗長,鋁價、油價及銀行同業拆息等無不被指有操控之嫌。華爾街大行遭當局指控操控大宗商品價格,有些經已或計劃退出實貨大宗商品倉儲業務,可見「操控風波」現正蔓延,LME難免未計是否須賠償,已需涉及龐大的訴訟費用及時間。

LME正研究改善倉儲制度透明度,新改革方案用意是提高出貨量,縮短排隊提貨的等候時間,明日將會作出表決;然而,俄鋁和美國鋁業等生產商卻反對變革,認為損害本身利益之餘,又未能幫助到消費者。投資者難分誰是誰非,但LME多年運作未受質疑,卻在港交所接手後才引爆是非不斷,是哪個關節上出現問題值得三思。

LME作為中間人及交易商,需平衡各方利益,公司計劃日後公布有關對沖基金及其他交易商所持倉位的訊息,回應外界對其改善透明度的訴求。LME是百年老店,從善如流是好事,但多年來未遇競爭對手,難免身染痼疾,新行政總裁履新僅個多月,將面對許多挑戰,包括芝加哥商交所趁機搶生意,推出可交收的鋁金屬期貨合約,挑戰其龍頭地位。

LME在外受敵,在內地擴展版圖亦遇障礙。中國是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與最大交易所原是天作之合,可是LME欲在上海自貿區設立期貨交割倉庫失利,有消息稱是遭中國證監會強烈反對,起因是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存在競爭關係。在外國人眼中,LME已被「染紅」;在內地眼中,LME仍是「外敵」。港交所百多億的天價收購,隨時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