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坐言起行,大力發展自由貿易區,這件事有中央全力支持,被視為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着墨點,當然有發展成功的因素。
不過,要發展成功並不是說說般簡單,需要衝破障礙,解決千絲萬縷包括政治、經濟及金融安全等各方面不同的利益考量,並非一朝一夕,非要有十年、二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成事,道路相當漫長,而且十分崎嶇。
因此,我認為上海以至中央政府的決心是不可低估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具有「領頭羊」的示範作用,其發展勢必引起其他地區爭相倣效,爭取中央同意進行同樣模式的經濟及市場改革。例如廣東省便已開腔希望把前海、南沙及橫琴,三個正在發展的新區結合成珠三角地區先行先試的自由貿易區,而且獲得中央政府首肯的機會很高。其他地區如天津也在磨拳擦掌,因此勢將有更多不同的自由貿易區誕生。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筆者傾向把建設自由貿易區視作等同中央政府近三十年來,一直致力發展的多個「經濟特區」的政策進一步延伸,前景亮麗,而且成功的機會十分高,現在只是時間問題。
以「經濟特區」的發展而言,當中表表者的「深圳經濟特區」,成績有目共睹,同時令一直走在深圳前面的香港逐漸感到威脅。
因此,本港未來受到的挑戰不僅是一個上海自由貿易區,而是更多的自由貿易區,尤其是廣東省內珠三角地區的自由貿易區若獲准成立,更會帶來直接衝擊。
我所說的衝擊,其實是從本港與內地有關地區的相互競爭層面而言,但是從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形勢來說,未嘗不是促進大中華市場發展概念的一個契機。因此,上海或廣東珠三角等地發展的自由貿易區,對本港而言,有正面或負面看法並不出奇。
有論者認為上海建立自由貿易區,推動跨國商品和資本自由流動,將會大大削弱本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傳統地位,更有指中央打算再造一個香港,以取代在各方面逐漸難以掌控的香港。
筆者並不認同上述看法。內地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速,最終各種經貿制度還是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才算大致完成改革開放的大業。因此,建立自由貿易區,推行符合國際標準的商貿管理制度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也是內地慣用的「先行先試」方式,不存在取代香港的動機。
在證券市場方面,港、深、滬三個市場結合,是眾所期待能夠實現大中華市場的一個重要部分,以自由貿易區方式推行與本港相近的經濟貿易模式,將加速有關市場的相互融合,要實現大中華市場美願,當能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