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最前線:金融錢海 機不可失

前海合作區發展如箭在弦,金融是其中一項重點發展產業,銀行、證券、保險,各行各業已經部署前海的業務發展,希望藉以打入中國市場大展拳腳,並食盡前海商機。

銀行界借前海兩利打通中港

對於金融業進駐前海的情況,前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董事長謝湧海直言港企進駐的反應較內地冷淡,以他所知目前只有兩家銀行註冊,由於上海自貿區成立,有銀行家曾向他表示猶豫在上海與前海兩地之間。但前海重視金融業,亦為企業提供稅務優惠,而自貿區更着重於物流,貿易上的便利,與推動整體經濟較相關。他又指,香港對內地投資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從銀行角度看,進駐前海更為可取。

他表示,本港銀行業進駐前海可發揮跨境業務的能力,同時發展境內及離岸兩種業務,亦可以減低整體的營運成本,他認為香港市場競爭激烈,但目前銀行的香港業務與內地業務是獨立分割,兩者未能製造協同效應,而前海對銀行業就成為一條連接兩地的通道,銀行進駐前海,功能不止於多開一家分行。

跨境業務享協同效應

他指,銀行可在前海成立一個分支機構總部,由前海總部作內地代表與香港總部作交易,推同業跨境貸款、外幣存款、匯兌等業務,他稱:「例如我有家香港公司,在內地有物業資產,就可以透過前海的銀行作抵押貸款,相反在香港資產亦可抵押作人民幣貸款。」他又指,前海銀行向企業借貸時,可視乎兩地息差進行借貸,變相可減低經營成本。

港銀資本足較易進駐

但對於內地對香港金融機構進駐的資本要求,他認為基於維護金融市場安全,當局不會降低銀行或者券商的資本要求門檻。他指,目前內地對香港銀行在內地開設支行的資本要求已經不高,接近所有銀行都已經合格,惟香港對券商的門檻要求(五百萬港元)太低,內地不可能讓四百多家證券行全都進入前海,故相信要具資本實力才能進駐。

證券界•港券商謀主導爭席位

耀才證券金融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陳啟峰指,前海合作區雖仍有不少細則未落實,但他相信進駐前海後,可獲得企業稅務優惠,料本港不少證券行會有意進軍前海。該公司亦將正式入紙申請進駐前海,預算初期投資500萬元人民幣,並招聘200人。

CEPA 10增港資話事權

事實上,早前港府與內地達成《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 10」)的要求,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最高可達51%,可成為大股東。他直言CEPA 10出現前,港資券商在內地發展業務,持股量最多只有三成,是毫無吸引力可言,「我三份人哋佔七份,邊有人會上去做,依家CEPA 10提高了我哋持股量,但其實日後內地金融市場收益龐大,我覺得51%持股都算小。」他稱。

他更預計,有意於深圳設立合資證券公司,料大多數會在前海成立總部,該行目前亦已向前海管理局申請進駐,但認為中資券商早已在內地設有業務,實際上不用跟香港券商合作經營,故該行目前正物色一位「投資者」多於尋找內地券商組合營公司,冀可保留營運的主導權。

門檻過高恐鎖死資金

然而,最關鍵的經營牌照細則未出,他擔心註冊資本要求太高,會將資金鎖死。目前,外資參股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在內地絕無僅有,港資券商只可成立證券諮詢公司,且根據內地《證券法》對內地券商的資本要求,從事基本證券經紀及證券交易業務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是5,000萬元人民幣,全牌照最低註冊資本要求更高達5億元人民幣,已超過耀才15億港元市值的三分之一。他希望入場門檻可降低,股本要求希望可介乎於5,000萬至1億元人民幣之間。

對於進駐前海的業務定位,他認為,香港券商一向有提供外國投資產品予客戶,有潛力吸引內地資金,「內地人愛槓桿投資,喜歡炒外地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及外匯等,但內地主流只炒當地的期貨,且沒有期權、牛熊證以至窩輪等,券行進駐前海後,內地散戶或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對外投資衍生產品。」

Q&A:前海營商有咩優惠?

前海合作區目前已有22項優惠政策公布,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更形容優惠政策「比特區政府還要特」。主要可分為金融、財稅、法制及電訊政策等六大範疇,其中較具吸引力的是企業及個人所得稅率優惠。

Q:哪四類人可享優惠?

A:根據八月中頒布的《前海合作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經國家、省級政府、深圳市認定的海外高層;在前海註冊受《深圳市鼓勵總部企業發展暫行辦法》認定總部企業,或者世界五百強企業及其支機構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前海註冊的企業,中層以上管理或同級技術類人才;擁有國際認可執業資格或內地急需發明專利人才,以上四類人才以外地人身份進駐前海工作,例如精算師、理財師及金融分析師都可列入優惠政策,可享參照香港的15%個人所得稅優惠補貼。

Q:甚麼企業才可獲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

A:據《前海合作區產業准入目錄》,有六項產業可進駐前海,包括金融業、現代物流、訊息服務、科技服務、專業服務及公共服務業,合共過百項,目前已有超過1500家企業進駐前海,但是否所有進駐企業都可獲稅率優惠? 目前仍有待前海管理局公布有關細節,據悉,當局將於今個月內公布《產業優惠目錄》包括更多企業獲優惠的關鍵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