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剛發表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出,近期本港樓市有回軟迹象,同時亦指本港樓價仍偏離市民負擔能力。
據統計,平均樓價已達住戶年收入中位數的14.7倍,這比例要比一九九七年樓市高峰期尤甚。數據好像「證明」了,以壓價為目標的樓市辣招有其必要性。
有論者指,鑑於樓價飆升,英倫銀行的金融穩定委員會亦正準備推出打壓樓市的措施。本人參閱了今年九月三十日該委員會發出的聲明,發覺其擬提出的,根本不是壓低樓價措施,考慮推出的招數,只不過是對槓桿比率的調控、反周期的資本及流動性要求、以及買樓人士的借貸比率而已。
我一向認同金管局控制銀行系統風險的措施,當樓價飆升,銀行承受的風險上升,為了保護銀行的穩健性,有必要上調借貸比率,但目的根本與打壓樓價無關。
正是因為當年金管局控制銀行系統風險的政策做得不錯,在一九九七至二○○三年期間本港樓價雖然跌了三分之二,但沒有一家本地銀行倒閉。這個跌幅差不多等如美國二○○六至二○一一年全國樓價平均跌幅(30%)連續發生三次的結果!
監管機構管控風險明顯是應有之義,但是調控樓價至所謂的「合理水準」則是不當!任何人士均可自行判斷樓價是否合理,無樓的認為樓價太高大可不買;有樓的認為現價過高亦可把樓售出。
其實,政府的責任只應配合市場的需要,增加土地、公屋和居屋的供應。如果金管局已經做好管控風險的措施,為甚麼還要畫蛇添足,再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雙倍印花稅(DSD)呢?
很多市民指若樓價不跌,他們便買不起,但是如果供應根本不足,一時的高價確有其合理性。這在一方面可壓抑需求,另一方面又可鼓勵發展商增加供應。因此,指市民都買不起樓根本是違背事實!因為我們真的見到有成交。
雖然有很多市民買不起樓,卻仍有不少市民有能力負擔得起,只要樓市有成交,就會有業主換樓,換樓活動會騰出較舊及較小的單位,給市民上車。
相反,在辣招推行下,換樓活動被凍結,二手上車盤交投變得很少;待售的居屋和出售公屋的價錢被推至更不合理的水平,並且為買家埋下負資產的計時炸彈!
「雙印」寬限延至一年
筆者深知,要特區政府撤回辣招是不大可能。但客觀數據顯示,在額外印花稅未加辣時,短線炒家早已絕迹,再把「額印監」加至三年,又將稅率加至高達20%,明顯是不必要的落重藥、也嚇窒了不少換樓客。筆者呼籲把額外印花稅改回原貌。
至於買家印花稅,筆者認為非永久性居民的本港居民毋須繳付,給換樓買家免交雙倍印花稅的寬限期,則宜延長至一年。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