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的首批細則又有新版本。內地傳媒報道,上海自貿區於本月二十九日正式掛牌當日,將會公布的細則僅32項,當中廣受市場關注的金融創新具體內容更榜上無名。惟消息人士透露,自貿區內或設立了一套獨立的監管體制。
《經濟參考報》引述消息指,上海自貿區首日掛牌將公布32項細則,較早前市傳的55項少,而在今年底前則有另外20多項細則陸續出台。
據悉,由於內地政府認為上海自貿區成立的意義不僅在貿易領域上,還牽涉其他重要領域的改革、政策試驗及創新的職能,所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政策,將不會出現在首批細則內,總體方案只會是一個藍圖式的框架,而市場憧憬針對個別企業的15%稅收減免,則未被列入自貿區的最終總體方案內。
然而,上海自貿區內的監管制度或出現突破。消息稱,內地各監管機構不排除在自貿區內設立自貿區分局,在某程度上獨立於內地現行的監管體制,如自貿區內的銀行將不受現時實行的「指標控制」規限,即在區內新設的支行、分行等數目將不受限制。
儘管上海自貿區涉及金融開放的傳聞時有不同,但市場再傳出外資銀行獲准進駐當地的消息。
據了解,外資銀行在自貿區的設立門檻可能會較低,能承辦的業務範圍亦較在內地其他地方多,而滙控(00005)、渣打集團(02888)及東亞銀行(00023)將獲准成為首批在上海自貿區開展業務的外資行。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梁國威透露,有外資行計劃在自貿區內成立總行海外分行,部分歐資銀行打算把其在內地銀行的部分業務移師至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