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影子銀行 施緊箍咒

金融海嘯起因有多方面,市場透明度不足是主因,反覆探究後,美國率先在二○一○年訂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目的之一是給予監管機構水晶球,洞悉金融機構活動細節,減低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然而,前後五年快過去,金融世界的撲朔迷離仍然存在,訊息難以即時掌握,非銀行金融體系的「影子銀行」信貸令國際監管者再亮紅燈。

二十國集團(G20)首腦上周齊集俄羅斯,繼續金融海嘯後的監管改革,向金融機構這些不聽教的孫悟空,計劃施展新一輪緊箍咒,希望把造成信貸膨脹的「影子銀行」進一步整頓。

九月是金融危機的特別月份,一九九二年英鎊於這時被索羅斯狙擊,一九九八年港股被老虎基金推至低點,二○○八年雷曼倒閉掀起金融海嘯。今年,新興市場在美國QE退市下引起另一恐慌,資金撤離或信貸收縮令形勢變得緊張。

資金亂竄困擾經濟

對沖基金、貨幣基金和不同基金掌握巨額財富,配合註冊地點安排,往往能避開唐三藏的央行監管。這些無冠以銀行名分的影子銀行大舉遷移足以令一地經濟大起大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另一方面,資金也可從自我膨脹而得。通過銀行授予信貸,社會上便產生更多資金,俗稱信貸擴張。這些正常活動,可由中央銀行主動施以不同貨幣政策,調控其最終效果。然而,隨着金融創新,大量非銀行金融體系亦具備印鈔創幣的魔術棒,代表性的魔法包括:「資產證券化」,意即把資產記載於一紙欠單憑證,然後套現成鈔,把原來「盤」中不動的資產「活」化,以「盤活」資產來製造另一批信貸。「信貸違約掉期」(CDS)則以小量保險金,掉換(保障)或出現的違約信貸,槓桿式放大授信。

完美法例實行困難

各式各樣的創新金融工具,繞開了「資產負債表」的記帳,更於沒有透明度的「場外市場」進行交易,成為影子銀行大軍。監管機構沒有充足的資料,欠缺對應的監管政策,影子銀行的信貸一旦轉壞,將可演變成另一金融風潮。

籌備多年的華爾街改革法案,原意圖就是要把「場外市場」的遊戲方式徹底改變,令其成為具透明度的「交易所」操作,包括成交資料需報數、參與者繳付交易按金、交收於中央系統進行、開發交易電子平台等。整個改變是個看似完美,但難於實行的「交易所」概念。

基金經紀納入監管

可是要把沒有標準單位或期限的外匯買賣、利率拆借、債券轉讓和千變萬化的衍生工具遷移到「交易所」進行,難度極高,最終放棄部分期望,拖延至今年才開始於美國分批實施。現有改革並未完全落實,新的監管又有倡議。

隨着影子銀行的困擾,對信貸相關的金融工具將加入新的要求,例如證券化抵押品用作融資時,其價值需面對嚴格折讓,年期愈長折讓愈大。

針對參與者方面,由於「場外市場」的核心成員都是銀行,故單純規管銀行並未足夠,直接的方法便是把基金管理公司和經紀商都納入監管,使其換取現金的能力受到限制,也令監管機構的水晶球獲悉資訊更全面,掌握最準確的市場發展情況。導致中國主權評級被降,新興市場股匯下挫的「影子銀行」信貸,將成世界各國金融改革新焦點。

陳鳳翔

具三十年經驗的資深銀行家,目前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兼任教授、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香港教育局資歷架構的銀行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他分別於英國和香港取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金融學等三個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