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前海最終誰得益

佔地面積僅十五平方公里的深圳前海地區,上月二十六日進行首次賣地,結果一如所料,兩幅土地即時成為深圳地王,為前海管理局帶來124億元(人民幣‧下同)進帳,亦為前海的開發資金提供了「定心丸」。所以,事後的反應,似乎是一片唱好,包括香港的輿論。

前海的發展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它被標榜為「推動與香港緊密合作和融合發展」的試驗田,肩負着「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任務」,令不少人都對前海充滿憧憬,認為香港今後不少行業都可依托前海而打入內地龐大的內銷市場,同時可與內地企業攜手揚帆海外,為香港經濟闖出一條新路。但《前海規劃》是否真的對香港有利無害,筆者對此一直有保留。

筆者擔心的是:第一,前海會不會重蹈香港當年的「數碼港」覆轍,最終只變成香港為深圳打造的一個高級的房地產項目。看首次賣地,有些情況值得注意,兩幅土地均是由深圳同一家地產集團高價投得,出價明顯拋離其他競標者(包括香港的發展商),亦為前海的地價立下了一個高指標。

港金融地位岌岌可危

第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來可能會受到前海的動搖。中央政府給予前海可以「先行先試」政策框架,主要分為金融、財稅、法制、人才、教育醫療及電訊行業六大範疇,當中以金融為「重中之重」,目標是要成為「珠三角的曼哈頓」。

筆者曾與本港一些金融界人士談論過這話題,他們也表示憂慮。因為金融業不同製造業,當年香港工業北移,是因內地可提供大量廉價土地和廉價勞工,有利港企減低成本和擴大生產力。

現時的金融服務一切電腦化,人手已非主要因素,亦無需大幅土地來運作,最重要的是政府的金融政策,若香港的金融機構亦把業務北移到前海,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還存在嗎?我們對此現象不能掉以輕心,若香港連人民幣業務也失去優勢,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

高地價阻中小企進駐

第三:前海大力向香港的專才招手,但香港本身現時也求才若渴,而非人才過剩,倘被前海再拉走了一批專業人才,將會削弱香港本土的競爭力。

前海帶着「特區中的特區」光環,稍後又將再進行第二次賣地,有了第一次指標,可預料這次的地價絕不會便宜,能夠進駐前海的,就僅少數的大企業和專業精英,對於香港30多萬家中小企和逾百萬打工仔來說,只能望門興嘆,何來受惠之有?

前海發展對香港是利是弊,還有待實踐和考驗。筆者憂慮的是,上屆特區政府不熟悉內地地方政府的思維模式,可能被地方政府打着「與港合作」旗號,利用來拿取「中央政策」為自己謀取好處。若是這樣的話,前海發展最後得益會是誰?香港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