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監管從嚴 慎防過猶不及

雖然新股上市熱潮近年趨於淡靜,但本港股市依然是全球新股集資最活躍的市場之一,相信外界對此沒有多大異議。不過即使本港股市的新股集資成績斐然,新股質素良莠不齊,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有損無益,亦是不爭的事實。

按照上市規則要求,在本港股市掛牌的公司,須每半年公布一次業績,上市規則對創業板公司的要求更嚴格,要求公布季度業績。企業營運情況好壞、財政狀況強弱,在業績報告皆一覽無遺。

可惜業績報告所披露的皆屬過去資料,投資者欲了解企業現時和未來的業務及財政變化,難免要借助其他渠道。循正常途徑的,可參考公司公布的正面盈利預告或盈利預警,循非正常途徑的,投資者會留意公司的核數師更換情況,手握公司「帳簿」的財務總監或高管人員更換的頻密程度等,認為可從這些異動變化中,窺見公司財政狀況有否出現「病變」。

這種民間智慧是否管用,有待研究探討,值得留意的是,兩年前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投資根據多項準則發表「紅旗報告」,點名批評部分中資企業的企業管治和透明度欠佳,對投資者構成較大風險,一度引發「紅旗風暴」,令多家被點名的企業股價大挫。穆迪當時參考的準則之一,正是核數師更換的頻密程度。

近年銳意加強監管角色的本港證監會,據悉有意由被動改主攻,採取更積極的方式調查上市公司違規事宜,確保本港上市公司具有一定質素。證監會做法之一正是參考穆迪的「插旗」前科,留意上市公司更換核數師或財務高層的資料,從而作出跟進,調查公司的業務或財政狀況是否健全。

無可否認,核數師及公司財務高層掌握個別上市公司最多財務資料,對企業的財政變化可謂瞭如指掌,他們一旦見勢色不對,提早「跳船」,做法合情合理,難以深責。問題在於上市公司公布有關變動時,甚少主動將真正原因披露,況且對於財政問題是大是小的判斷,也因人而異,要在其中拿捏得準確,並不容易。

本港有一千五百多家上市公司,數目眾多,個別企業出現財務問題,應視為市場現實,無法完全根治或避免。證監會提出的建議,雖不致於是明日黃花,但明顯是落後於形勢。當然,從加強監管的角度看,「遲到好過冇到」,最怕是過猶不及,不僅虛耗證監會的資源,也會增加上市公司為應付監管機構查詢而增加的成本。

監管機構加強監管之餘,必須設立有效機制、清晰的程序和指引,也要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建立互信,絕不可為監管而監管,勞民傷財,最終變成雙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