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單邊期權發達夢一場

當日前看到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在剛過去的淡靜七月份,開辦了一個視像講座,內容標題為「Build a One Man Hedge Fund」,我心在想,「one man band」格局的運作是否大勢所趨?

Mark Sebastian是這視像講座的導師,他早年在不同的交易所當上期權莊家(Option Market Maker)。交易所增加這些視像講座,絕對令一些「全不知情」的參與者多了渠道,認識正股與衍生工具互相配合下,可創出的不同對沖效果。

我也曾為一本Wiley出版的外國期權書《Options Theory & Trading》(作者為Ron Ianieri)的中文翻譯版加上「導讀」,令亞洲區內人士更了解北美期權市場。

八月平靜暗藏兇險

經過了二十多個操作寒暑,我對衍生工具的運用與立場如下:

用衍生工具(如單邊買call或put,或世界性不同的期指市場)作買賣,長遠而言無好結果。我最難忘在○七年尾,當大市還「鬼咁熱鬧」之時,有講者用「A penny doubles each day」(即每次開「大」,賺100%,由一分錢開始)來形容期權可發達,因一分錢「複息增長」30次,已是500萬有多,如能「做」55次,已是1,800億,會比微軟創辦人蓋茨加上股神巴菲特更有錢,這完全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以往,很多人對十月有戒心,但「最大波幅通常在九月」!當我也看到六月份的CBOE VIX波幅期指成交合約破了紀錄,達4,213,488張,某程度上我相信在經過多月「大乾升」後,漫長暑假又將結束。美國聯儲局正在玩「估領袖」,難以預測貨幣政策會否延伸,不少大盤路操作者會「愈揸愈驚」,手頭上有股票的,不會想資金曲線因突如其來的消息而「被重挫」。

我並非說踏入八月,市場必有異常情況。要解讀衍生工具在市場成交量為何活躍起來也難以精確計算,但現時打趣地問一些行家,雖無人會願意(也不可能)說出倉位如何去做,但大致上也是離不開善用「固定波幅策略」(Collar Strategy),為正股作對沖,小上升時仍然有賺,大跌市時可護盤的保險策略。

充滿「無限可能」的八月份,隨美股季度業績公布完結,任何負面消息,也可令大市場作深度調整,絕對是預期之內。VIX大部分時間在15以下,是否表面平靜,實則兇險?

SAC案勝敗影響深遠

結束前,必須一談美國大型對沖基金SAC Capital的問題。SAC被美國司法部提出民事及刑事起訴,在上周成為英國《金融時報》的頭版大新聞。香港作為世界市場之一,跟進事件的分析,我相信會愈來愈多。

畢竟,SAC是全球最大的老牌對沖基金之一,過去多月,一些SAC前交易員及公司本身罰錢也未能把事情擺平,美國證交會(SEC)真正想「打老虎」,直指創辦人Steve Cohen最終要面對訴訟,不會是罰錢那麼簡單。

SAC的對與錯,我會有立場。我絕對不希望這位「超然」的操作者被判罪成,真的涉及內幕交易。理由也很簡單,若「技巧為本」策略不存在,是否也令人聯想到對沖基金只懂「玩假」?I hope not!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投資經驗逾20年,曾任全球最大型倫敦上市對沖基金地區主管,目前為一家族資產公司董事局成員,活躍於流動與非流動策略,以環球長短倉為主打,並曾撰寫數本金融著作。他於○六年組織哈利車隊 Ride 4 Hope,盼望在金融以外做有意義的事情,作另類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