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執筆之日的股價計價,年初至今宏利(00945)股價上升了32.8港元,加上期間派發股息0.26加元,意味總投資回報率為33.6%,同期盈富基金(02800)總投資回報率為負3.28%,中資保險股更是慘不忍睹,內險二哥平保(02318)的總投資回報率為負22.7%。
記得金融海嘯期間,宏利一度被稱為「廢股」,筆者於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的網誌曾寫到:「今日以99.9元為交易組合買入500股宏利。以0.84倍帳面值買入世界級保險股,毋須高深的分析都知長遠計贏面好大,會繼續愈跌愈買。在目前市況買宏利的確需要勇氣,公開透露買入宏利更需要雙倍勇氣。」
不過,「廢股」都會有鹹魚翻生的一日,最重要是不要孤注一擲,並且要時常維持一定的現金水平,以便當股價暴跌時才有資金增持以降低平均成本。
上周有傳聞提到內地「錢荒」引發內銀票據業務錄得巨大虧損,筆者曾經參與建立名為Source and Application的資訊系統。顧名思義,Source就是為銀行拆入資金,在資產負債表中屬於負債的一邊,而Application就是為銀行拆出資金,在資產負債表中屬於資產的一邊。銀行有些部門專門尋找客戶存款入銀行,同時又會有另一些部門專門尋找客戶向銀行借貸。大家知道,銀行要為客戶存款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則會向貸款的客戶收取利息。
問題來了,兩種部門都為銀行找到生意,但存款相關部門永遠只有支出而幾乎沒有收入,而放款部門卻相反,每一單生意都為銀行帶來收入。於是,存款部門要求成立一個資金池,存款部門為資金池輸入的一方,放款部門則為資金池輸出或運用的一方。每筆客戶存款放入資金池存款部門會收取一個利率,另一方面,放款部門從資金池取得資金運用則要支付利息給資金池。
舉例,存款部門以3%獲得一筆客戶存款,如果資金池利率為4%,表示存款部門可賺取1%,若客戶貸款利率為6%,表示放款部門支付資金池利率之後仍然有2%利潤,結果是,存款部門和放款部門皆有盈利貢獻,年終人人有花紅,皆大歡喜。
若大家細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結構,會發現通常銀行的資產年期遠較負債年期長,即是,存款(負債)相對較短年期,而貸款(資產)則相對較長年期。原因好簡單,貸款年期愈長,利率愈高,因為年期愈長,不確定性愈大,債主需要承受風險愈大,自然要求更高利率;相反存期愈短利率愈低,目前本地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可低至0.0010%。不過「借短貸長」表示資產與負債不對稱,會產生流動性風險,尤其是當資金緊張的時期,短期利率可以急速抽升。
以票據貼現為例,利息會即時從票據面額中扣除,是預先收取固定利息,而且通常票據貼現的利率較正常貸款的利率低,因此,若資金池利率大幅上升,理論上是有機會虧損。不過,最終賺蝕與否,要看整個票據貼現期內資金池利率的平均數,而非某幾天的變動。而且,資金池利率屬銀行內部資金結算價格,不一定等同銀行的資金成本,因此毋須過分憂慮。
市場先生
有「散戶Blog王」之稱的市場先生,對國際及內地金融股有精闢獨到的研究,亦為金融股的忠實支持者。市場先生深信價值投資可達至財務自由,追隨巴菲特、格雷厄姆等大師的投資理念。
市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