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匯改八周年 累升34%

自○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人民幣進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今八周年,人民幣匯價累升34%。學者認為,人民幣匯改基本達致其目標,即人民幣匯率更貼近市場價格,有助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摩擦,以及提升企業競爭力。然而,人民幣何時實現自由兌換的最終目標,仍須視乎資本帳開放及金融市場改革的進度而定。

以人行公布的中間價計,人民幣兌每美元匯價,由匯改前8.2765元,升至上周五6.1751元,八年間人民幣升值約34%。

市場期待開放資本帳

近年市場對人民幣匯價看法已不復當年樂觀,預期有升有跌,反映市場已成為左右人民幣匯價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且與國際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制度逐步接軌。

匯改是人民幣走向國際的第一步,○五年改革匯率的下一個里程碑,就是○九年開放人民幣的跨境貿易帳,最後一步當然是市場期待已久的資本帳開放,亦是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前提。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儘管中國擁有逾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金額約為日本的一倍,但受資本帳未完全開放限制,投資渠道甚少;由於開放資本帳面對資金大出大進的風險,故難以估計何時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逐步淘汰低檔次廠家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貿易大國,也是金融海嘯後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但經濟向中高端產業和服務鏈轉型,降低對出口貿易的依賴,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人民幣匯改調控中國的出口競爭力,避免中國被指透過壓低匯價以傾銷貨物,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摩擦。

中央亦希望透過匯改來提升企業競爭力,麥萃才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及工資成本不斷上升的夾擊下,低檔次廠家必須經歷產業升級,或搬遷生產基地;但長遠而言,中國不應依賴高耗能、高污染、低增值的行業,升級為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地區,對社會發展、提高生產力等都有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