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樓市勿濫藥

政府在本年二月底推出多項「辣招」調控樓市,所有物業無一幸免,各類物業在過去數月的成交數量大跌,物業價格也有輕微下調,市場表現轉趨觀望及負面。多名官員已開腔表示調控措施已收到預期效果,業界則認為相關措施藥力太重,對非住宅物業市場絕對是殺錯良民之舉,更有過分干預正常商業活動之虞。

香港有今天的經濟成就,與奉行多年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有着莫大關係。本港地少且沒有天然資源,走外向型經濟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世界各地小國如新加坡等,都是利用低稅率及簡易方便的營商環境吸引外地人進駐及投資,以提供本地就業機會及增加政府稅收。

不應針對非住宅物業

政府調控樓市措施背後的原因,當然是希望各類型物業可以健康穩步發展。房地產價格急升令通脹加劇,市民生活水平因而下降,工資增長幅度追不上住宅樓價升幅,以至民怨四起,在某程度上對政府的管治構成一定壓力,特區政府為回應市民訴求,推出穩定住宅樓價措施是無可厚非。

不過,對非住宅物業買賣交易徵收雙倍印花稅,以求令整體樓市降溫,與本港的商業市場自由開放的基本原則背道而馳。工、商、舖等三類物業的投資及買賣活動,參與者大部分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士或機構,他們對投資物業的經驗較一般市民多,承受投資風險的能力也較高。從商業角度看,除風險過高或財力不足的情況外,商人一般不會放過有利可圖的機會。

既然非住宅物業的投資活動界定為商業活動,在「食得鹹魚抵得渴」的原則下,政府毌須為商人所冒的投資風險推出針對性辣招。

自從政府對非住宅物業成交徵收雙倍印花稅後,香港給外國的印象是不再歡迎外來資金,外來資金是「炒高」香港樓價的罪魁禍首,於是政府有必要推出相應措施為非住宅市場降溫。

排外損自由市場形象

然而,政策扭曲自由市場的調節機制,令交投大幅下跌,外資在投資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將資金轉移至其他市場,香港無形中把外來投資者拒諸門外。若政策持續,極可能損害香港的自由市場形象,令外資卻步,直接帶來經濟損失,長遠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由於本地樓市成交銳減,令一眾地產代理轉移戰線在本港推銷外地樓盤。英國、美國、泰國、日本、印尼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樓盤近期在香港熱賣,同時也有不少本地投資者查詢購買海外物業的資料,反映資金有外流迹象。

市況冷卻須逐步減藥

政府「落重藥」為樓市降溫,需求已被冷卻,同時產生不少副作用。既然重藥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理應在樓市開始回復正常及冷靜後,將用藥劑量逐步減少,令樓市可按自然供求的常規發展。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已就推行多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定下退市條件及初部時間表,好讓市場有足夠時間消化及準備退市後的變化;同樣,特區政府理應為減藥及停藥定下準則及時間表,好讓投資者及市場作出適當準備。

蕭亮輝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香港執行總監,擁有逾22年香港及中國商業房地產的租賃及買賣經驗,主要協助本地及跨國企業在本港及華南地區設立業務據點。蕭氏現時掌管高緯環球香港辦事處,管理的團隊共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