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設經濟特區成效兩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三支箭」,其中一項是設立經濟特區,雖然有關措施不失為讓安倍在推行經濟措施作試點的明智之舉,但有經濟學者認為經濟特區政策是「東施效顰」,質疑實際成效。

試點推行為明智之舉

安倍計劃設立經濟特區,希望透過大膽的監管改革與稅務優惠,創造全球最寬鬆的企業經營環境,將海外投資引入國內技術及人力資源行業。

分析指,設經濟特區主要目的,大多數是為令經濟體能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保護本土產業不會遭急速資金與技術流入而造成破壞。

據世界銀行估計,全球有近127個國家或地區,設立約3,000多個經濟特區項目。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黃元山稱,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頗多,暫時很難確定絕對可行措施,而且日本經濟體龐大,若每有新措施均全國落實施行,可能掣肘頗多,故透過經濟特區作為「試點」推行,不失為明智選擇。

安倍經濟學似「炒雜燴」

交銀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則稱,安倍經濟學有「炒雜燴」味道,量化寬鬆學美國、開放公營機構借鏡英國、經濟特區則倣效中國。

不過,中國七十年代推行經濟特區時,正處勞動力旺盛、生產力處於增長階段;相反,日本目前老人居多,生產力處於下降軌,不認為「日本版」經濟特區,能收到如深圳當年效果。

他又認為,中國經濟特區要十多年才開花結果,目前市場環境不容許安倍再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