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國度:炒二三線難過大股

恒指又一次確認醫番都殘廢,完全乏力反攻。昨日亞洲時間外圍表現已算不俗,六月期指卻只能彈少少就回到22,000點水平,可以說是相當差。始終香港地產股已變成死症,明知升上去就大把人沽,好友何必心急。在這種環境中只要外圍稍有差池,港股可以跌得甚急,所以一定死守部分淡倉,以及買Put以防萬一。

藍籌乏善足陳,二線股依然各自各精彩,港股市場繼續兩極化,而這一點和A股市場愈來愈相似,要突圍而出,曉得扒冷的能力可能愈形重要。

自己並不抗拒二三線股,但炒賣二三線的技術含量,比大股更高,而且愈冷門的二三線就愈難,因為當交投困難,根本不會有太多人有興趣,夠膽落疊入場,不排除會有三幾個傻更更自命不凡,但其他大部分對公司都會是滾瓜爛熟,一般散戶嚴重準備不足就去踩場,輸面自然特別高。

要考慮潛在絕對回報

由於市場忽然間對二三線股有需求,所以出現一些「幾十萬短癮股神」,在報章專欄上品題,理據如何薄弱都好,亦總有人跟,價位看似亮麗升到爆,成交只得一百幾十萬元,賺到盡也只是有限數。

何況刺激多數有期限,兩三日就打回原形,對待這些「幾十萬短癮股神」的最佳做法,是有貨即把握機會沽,無貨則避,長線必然除笨有精。

戰友A看待每隻股票的時候,都是以潛在絕對回報作為考慮,要估計買得幾大,升得幾多,是否可以順利撤退等等,假使懷疑問便索性放棄。

由於他的注碼大,買二三線的準則,基本上至少要升五成以上才考慮,因為假如有這種力度,在高位會愈沽愈易,有時候見那些「幾十萬短癮股神」推介股票升少少便沾沾自喜,首先已完全不計傳媒威力的效應,更加欠缺實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cash out的交代,紙上財富完全沒有用。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