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交易方便,促進市場交投活動,但產生的各種程式買賣同時給市場及社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當中包括對一般投資者有欠公平,上市企業的股份淪為短線炒家的炒作「工具」,從而失去一批忠實的長線投資者,並在社會掀起一片炒風和壞了社會風氣。
高頻交易(HFT)對市場及社會造成的壞影響,就連最早引入電腦程式進行買賣,有「電子交易之父」之稱的美國電子交易商Interactive Brokers(IB)行政總裁彼得菲(Thomas Peterffy)也大嘆始料不及,對該類程式交易大加撻伐,甚至建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必須設法應付,遏止該類交易繼續擾亂市場正常操作。
彼得菲是首位以手提電腦輸入程式,在交易所進行買賣的市場人士。對於由他開始的電子化交易能開枝散葉,演變成今日高效率的買賣操作,按道理應感到安慰,實情並非如此。原來他主持並兼任市場莊家的IB證券行也成受害者。該類來如風、去無影的買賣盤,令其交易員經常不知所措,引致業績大受影響。他形容市場在高頻交易影響下,有如一輛無人駕駛、正在狂奔的列車,必須嚴加控制納回正軌。
彼得菲雖不否定高頻交易帶來的益處,但他對高頻交易造成的重大波動顯然深惡痛絕。他把一○年五月六日美股「閃崩」事件及其後數次美股重大波動歸咎是高頻交易造成。「閃崩」事件中,道指瞬間急挫近千點,他認為是由於高頻交易員清倉沽售,繼而迅即一同抽離市場所致,令承擔有開價責任的市場莊家有如置身懸崖邊和險境之中。
電子化交易的利與弊,筆者認為由彼得菲來現身說法最好不過。所以筆者早前一篇文章說過,若電子化交易被市場好好運用,對市場來說應是「福氣」;若不得其法,便會變成「禍端」,值得認真關注。如何平衡利弊,顯然是各主要市場規管單位的當務之急。
高頻交易和快閃交易等買賣方式的存在價值乃言人人殊,雖未完全遭抹煞,但仍是毀多於譽。
英國超級監管機構前主席特納(Lord Turner)說「高頻交易對社會無用」,在歐美市場普遍引起共鳴。歐盟早前建議徵收金融交易稅,鼓勵長線及可持續投資,其目標便是沖着高頻交易而來的。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考慮規定交易商要提供開價承諾、限制每秒鐘可進行的交易數量以及每個掛出買賣盤要停留的最低時限等,部分措施是由彼得菲提出。據說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家也有意跟隨,反映高頻程式交易為各大市場關注,紛紛尋求方法防止市場受到衝擊。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