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給外界的印象是叫人買多過沽,可是當形勢黑白分明,也不得不叫客戶忍手。瑞銀兩位策略師近日發表報告,直指目前有五種資產可能出現泡沫,建議切勿沾手。當中,香港物業市場榜上有名,預計泡沫將於明年第一季爆破;至於其他與港人有關的資產包括美國國債、信貸產品及新興市場股票,同樣高危。
背後的理據並不複雜,風險源於環球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美國聯儲局大印銀紙,把利率推到低無可低,令資產估值遠高於合理價值。由於聯儲局已放風退市,當貨幣政策「正常化」,令人擔心過高的資產價格會出現無秩序回歸。這些擔憂絕非甚麼新見解,只是投資者別無選擇,惟有在央行催生的泡沫中隨波逐流,現在美國退市漸行漸近,必須想辦法自保。
那麼港人在資產泡沫隨時爆破的威脅下,應如何自處呢?首先要做的是改變心態。在過去的超低息環境下,典型想法是揸現金無用,任何投資只要能提供回報都可取,顯然不再合時宜,現在揀選投資必須從估值入手,而非只看回報率,真的抵買才入市。其次是重新關注所謂的「長尾風險」(tail risk),即是一些發生次數雖少、殺傷力卻巨大的風險,以免賺粒糖輸間廠,與睇估值多過睇回報是一脈相承的。
如把這些自保方法置於本港樓市,便是不要再隨便把買樓視為投資,一旦外圍超寬鬆政策不再,便會因為資產跌價,把原來已不多的回報抵銷有餘。如真的需要置業,也要睇估值而非回報率,簡單來說就是好抵買才買,變相提高潛在回報來防禦風險;在借貸方面也要盡量維持較低水平,等於減低投資上的財務槓桿,從而降低風險。這些看似老生常談,實質是久經考驗的投資策略。
另一種港人經常接觸的高危資產是債券。無論根據哪個標準,目前的債息肯定是不合理地低,尤其是投機級高息債券,更是高息不再,與風險完全不匹配,一旦利率回升,債價會跌得很急。不過,太早判債券死刑亦非明智,債王格羅斯肯定深有體會,他說只好跟隨央行起舞,但會逐步減倉,避開加息、違約、通脹帶來的「減值之苦」。從這角度看,開始增持現金絕對不傻,在利率回升時更是保值方法,機會成本並非想像般高。
最後,投資要摒棄賺到盡的心態,不求摸頂,因為對一般投資者而言,致勝之道並非僅靠眼光獨到,而是盡量減少犯錯。目前的市場環境真的很詭異,明知泡沫吹得很大,風險很高,依然要入市,為的只是在超低息環境下多賺些少回報。不過,大戶持倉一定做對沖,睇錯市也能控制損失,散戶要對沖則很困難,惟有不要去得太盡,預留退路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