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氣氛轉靜,對準買家未嘗沒好處,可冷靜地看看未來幾年的住宅供應,謀定後動。根據政府昨天公布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截至今年三月底,未來三至四年預計合共可提供六萬七千伙,雖然未達平均每年兩萬伙的目標,亦算行近一步。可是供應純屬估計,除視乎土地是否足夠之外,更要看起樓進度,觀乎上季施工量只得千一伙,供應目標能否成真仍存變數。
六萬七千伙供應當然不是歷史新高,同類潛在供應,在○七年第三季曾高達七萬伙,但相比○九年下半年只得約五萬伙,已經拾級回升。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供應在幾年間出現顯著結構轉變。這六萬七千伙包括三類單位,其中已落成而未售出的單位,在過去五季均維持四千伙;加上在建中但減去已售出樓花的單位,則徘徊在五萬伙左右。換言之,未來主導可供出售單位多寡,全看可隨時動工的單位數目,截至三月底為一萬七千伙。
過去幾年,住宅市場供應結構的最大變化,是已落成而未售出的單位大幅減少,從○七年首季的一萬九千伙,到上季尾只剩四千伙。這類單位包括建成一直未賣或賣剩的現樓貨尾,特點是已經起好,可隨時應市,視乎何時賣而已。當這類單位清得七七八八,未來供應便全靠在建中,以及等待施工的項目撐場,如何令施工進度跟得上需求,重要性不低於維持足夠土地供應。
這些關注並非杞人憂天,因為一幅空空如也的地皮,要變成一幢幢住宅,才是真正有供應,箇中變數很多。不妨看看,去年底可隨時動工的住宅單位數目是一萬五千伙,但今年首季施工量只得一千一百伙,完全不合比例,而同期可隨時動工的住宅單位數目則進一步增至一萬七千伙。如果施工量未能配合,又怎能把供應目標變成真正供應呢?
當然,每季施工量變化,會受住宅項目規模大小影響,亦要視乎發展商的起樓和賣樓策略而定,難免時多時少。不過,背後是否也有一些客觀因素局限,例如政府審批規劃和圖則的速度如何,會否因為積壓太多個案而影響開工時間呢?此外,興建住宅的相關專業人員、建築工人的供應,是否足夠應付各大小項目所需?同樣不能忽視。
如果政府的住宅供應目標是平均每年兩萬伙,平均施工量理應相差不遠,而且要持續多年。不過,施工量每年超過兩萬伙的盛世,已是十多年前的事,在○八、○九年更跌至不足一萬伙,相信很多相關專業人員或已轉行,加上現時又有多項大型基建進行,導致人力供求更加緊張。若然政府及建築界沒有足夠資源應付,空有土地恐怕也難令住宅供應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