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琪想:輪場「捉心理」還看資金

近年興起一片心理劇熱潮,不論是電視劇、電影,甚至小說或漫畫,都不乏相關題材。懸疑內容加上深度心理解碼,往往能夠吸引觀眾或讀者一起「捉心理」。

其實,投資市場也有「捉心理」之說。過去百年,不少投資專家及學者都曾埋首數據之中,希望能夠透過統計、分析及整理形態,尋找拆解市場行為及投資者心理的方法。好像古老的陰陽燭,其形態背後的理據,就是分析好淡雙方勢力及心理變化,會對股價產生何種影響。

除了學術層面之外,坊間亦有不少投資上的心理迷信,例如「秋官效應」、「一蚊雞效應」。這些民間之談雖然沒有理論根據,但投資者心理上既已認同,故當相關現象出現時,亦有機會因觸動投資者神經,而帶動市場自我實現。

那麼,衍生市場又如何呢?其實,大家經常聽見的「街貨量」及「資金流報告」,亦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市場心理偏好。

追蹤街貨量 好淡有別

「街貨量」乃指發行人以外的公眾投資者累積持有衍生工具過夜的數量,而「資金流報告」則是指按各發行人每日提交的交易報告統計所得的資金變動方向。

資金流主要有兩個方向,包括流出及流入。資金流入,反映當日投資者買入並持倉過夜的資金流量;反之,則代表投資者向發行商沽出衍生工具的資金額。觀察資金流向再配合街貨量升降,有助我們窺探市場對相關資產的心理狀況。

舉例說,當相關資產價格上升時,好倉資金往往會傾向獲利,帶動資金流出及街貨量下降。惟若反見資金持續流入,而街貨亦逐步上升的話,則或反映投資者對於中短期相關資產走勢,持樂觀看好的取態。

那麼,相關資產價格若呈相反走向,但資金仍見持續流入,又代表什麼心理呢?例如好倉資金於相關資產價格下跌時仍見不斷買進,一方面,有機會是資金趁低吸納,但同時,亦不排除是較早前已入場的街貨,基於已錄得潛在虧損,故趁資產下跌時加碼買進以減輕成本。在這個情況下,資金流入及街貨上升,亦未必能代表投資者看好相關資產後市。

除了資金流之外,市場還有不少「捉心理」工具,下期繼續。

本文件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發行商」)發行(包括任何參考條款),僅供參考之用。

此欄作者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上市產品銷售經理許佩琪為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就結構性產品或相關資產持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權益。

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上市產品銷售經理 許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