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變煩心 資助難取捨

政府推出的「置安心」項目綠悠雅苑真是生不逢時,在去年十一月公布價單及推售安排時,樓市仍然熾熱,到現在揀樓,市況已變天。政府於二月推出雙倍印花稅後,樓市交投開始冰封,加上近日內地爆出禽流感,更是雪上加霜,二手樓不斷湧現劈價求售,難怪置安心準買家變得心緒不寧,不知應該買抑或不買。這些戲劇性變化,對政府來說是一種教訓,將來推售資助房屋時必須以此為鑑。

置安心令人心煩意亂,全因項目從推出到開售,時間相距足足四個多月,市況變化無從掌握。現在準買家最為憂心的不外乎三項。首先,樓價會否進一步下跌,如入市後再跌,豈不是即時蝕水!其次,要到二○一五年才正式完成交易,屆時按息或已升了很多,能否向銀行借夠錢上會,恐怕有變數。第三,現在不入市等於放棄獲得政府資助的機會,將來還會好彩被抽中嗎?

樓價會否再跌?按息何時全面掉頭上升?的確令人相當困擾,但並非資助房屋買家獨有,而是遍及整個樓市,購買私人一二手物業,同樣不知後市怎樣走,難免有博一鋪的心理準備。以目前一二手的市況來看,除非劈得夠狠,否則很多準買家已選擇靜觀其變。按照相同道理,置安心的準買家理論上亦應該如此,為何還心大心細呢?

其實,最令人心煩的關鍵,應是政府的「三成資助」,如果放棄,將來不知能否再被抽中。因此白表免補價顯然更具彈性,既有資助,又能貼市,代價是只能買舊樓。不過,如果是為了資助而來,條數反而易計。對於一心想買新樓長住、不會輕易放售的用家而言,未來樓價要跌足三成,屆時才可用相同價錢買得私樓,資助才會變相化灰,準買家可自己衡量出現這情況的機會有多大。

從這角度看,去貨最快的相信是項目的優質或數量少的單位,例如三房大單位及靚景單位,之後的選擇,吸引力相應遞減,政府提供的資助未必能打動買家。值得注意的是,買樓花相當於投資市場上的期貨、期權,功能是為將來鎖定成本,賺蝕反屬次要;預付首期則可視為期權金,換取到期日購買資產的權利,如屆時資產價格大跌,認購變得不可取,理論上甚至應考慮放棄期權金或撻訂。

首個置安心項目能否一鋪清,要拭目以待,由於將來推售的資助房屋有增無減,兩個教訓值得當局吸取。首先,資助房屋不像私樓可分小批按市況推售,定價機制也缺乏彈性,銷售過程應盡量縮短,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混亂。其次,遇上市況逆轉不能一次賣完,貨尾如何處置亦是大問題,減價清貨很難,擺幾年則浪費資源。私樓遇跌市,買家多會認命,資助房屋則不同,肯定有人出來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