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新任行長黑田東彥初試啼聲,果然一鳴驚人,不僅用行動證明他是首相安倍晉三經濟政策的忠實追隨者,而且比安倍更加「安倍」,並揚言兩年內實現百分之二通脹目標的一切政策舉措已準備就緒,如有必要,央行將毫不猶豫再調整貨幣政策,一於勇字掛帥,許勝不許敗。
日本央行宣布的多項措施之中,最令匯市投資者大感意外的,是央行決定每月購買七萬億日圓的長期日本國債,其中還包括四十年期國債,比市場估計每月購買五萬億日圓的規模還要大得多,有市場人士形容黑田新推出的量寬措施,比想像中還要好。
不過這個好字到底好在哪裏,實際上是可圈可點。從投資市場的角度看,超額大劑量的量寬措施,必會進一步推低日圓匯價,以及刺激日本股市做好,日本匯市和股市的即時反應,已可印證此點。
至於從振興日本經濟,以及重建當地經濟活力的角度看,新措施是否仍然很好,要看是否對症下藥而定。下對了,當然是好,下錯了,像美國的情況一樣,央行只不過將經濟的結構問題延後處理,而且用扭曲的經濟表面繁榮,掩蓋真實的衰殘和敗象。
聯儲局在伯南克領導下,進行全球央行前所未見的大膽實驗,就是用貨幣政策來挽救經濟,雖然初步好像看見美國經濟漸有起色,但這只是整個拯救計劃的上半場,下半場是伯南克或他的繼承者必須做到全身而退,收回非常時期的所有非常措施,將金融市場生態全部回復舊狀,美國經濟仍可在通脹受控下平穩增長,才算功德圓滿,否則整個拯救計劃只是一場鬧劇,為下一輪更大的金融災難埋下伏筆。
黑田東彥在美國的大膽實驗尚未進入下半場之前,已經義無反顧,一頭栽進超級量寬俱樂部,一方面反映日本經濟半生不死,長期拖拖拉拉,問題已到了不能再忍的地步,另外亦凸顯安倍晉三政府心知時間有限,只能快攻,不能慢取。對於政策有沒有後遺症、是否適合日本、經濟根基會否受損等等,全部不是他們當前考慮的首要因素,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坦白說,日本央行可說是推行量化寬鬆的鼻祖,日圓利率長期處於超低水平,可惜低利率完全無法刺激個人以及企業的借貸意欲,因為日本經濟的問題,不在於利率的高低,也不在於貨幣供應的多寡,而是結構因素使然,包括人口老化、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生產力下降。從任何角度看,央行大力推動量寬政策,完全無法改善上述各項結構因素的弊端。即使黑田的舉措僥倖令日本經濟出現短暫曙光,也難以帶領日本經濟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