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內銀突圍學港銀

筆者上期提及,內地利率市場化步伐將與人民幣國際化「同步」,內地銀行淨息差收入持續受壓乃大勢所趨。筆者亦指出內地銀行於內地國策及《巴塞爾協定III》新資本的要求下,將順勢加推中小企信貸。但僅以四大國有銀行的規模,要放出多少筆中小型貸款才能支持股東的要求增長呢?

上星期四,某報章提及內地信貸狀況,並且指出:

一.內地社會融資(即是在內地市場獲取人民幣貸款的市場,包括委託貸款、信託貸款、企業債券等)規模由○八年6.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輾轉上升至一二年的17.4萬億元,升幅約為1.7倍;

難再靠賺存貸息差

二.同期,銀行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率卻由70%下降至52%,創有紀錄以來的新低(過去三年實質人民幣貸款總額介乎7.5萬億至8.2萬億元);

三.一二年信託貸款和企業發債涉及的融資金額分別約1.3萬億元和2.3萬億元,合計佔總人民幣貸款額四成多。

上述數據,反映內地總體信貸規模整體仍然處上升趨勢,但銀行貸款規模的增速卻跟不上。原因是內地企業因各種原因包括:融資成本、資本要求、監管限制等逐步轉向其他社會融資渠道,例如發債、信託貸款等,再次印證內地銀行單靠存貸息差賺「Easy Money」的美好日子已成過去。

積極開展理財產品

因此,內銀要保持盈利水平,除中小企貸款之外,最直接是隨着香港銀行步伐,開拓非利息收入包括:證券投資、佣金手續費、分銷保險產品以及表外業務。

信託貸款及企業發債融資金額急增,間接顯示內地影子銀行系統增長強勁。商業銀行與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實體企業合作,將信託貸款證券化包裝為理財產品。一方面,理財產品可為受負利率環境影響的投資者,提供較傳統銀行存款為高的息率;銀行作為中間人可享有分銷產品的收益,分散信用及流動性風險;一般被認為較高風險的行業,亦可藉此得到資金,推動經濟增長。

所以,理財產品可以理解為內地版的迷你債券,是內地銀行表外收入的主要來源。內地銀行之所以積極開展理財產品業務,主要原因是內地銀行要拓展表內的貸款規模遇到不少限制,包括:(1)現時的存款準備金率接近20%;(2)貸款額度及存貸比率皆受到政策所限;(3)利率市場化令表內貸款業務息差收窄,這些都令銀行有極大誘因發展表外業務。

畢竟,上述例子反映理財產品可以是投資者、商業銀行及實體企業的三贏方案。

業務轉向資產管理

其實,現時內銀境況與九十年代本地銀行非常相似,即淨利息收入成不了增長點。筆者相信內銀將會步港銀後塵,把業務重心由放貸逐步轉移至資產管理及財富管理,甚至綑綁銷售(例如保單貸款)。

近日影子銀行風險備受關注,到底理財產品的風險,會否像雷曼事件一樣打擊內地的金融體系,下回再與讀者分解。

關焯照

經濟學者,畢業於加拿大協和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