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財圈中產理財心法

年薪三百多萬元的財爺曾俊華近日自稱中產,惹來全城熱話。究竟怎樣才算中產?中產一族經常輕嘆收入不高但支出龐大,加上社會福利多數無份,生活質素只是「比下有餘」。所謂「中產之苦」,又有幾苦?金融界的中產族又如何抗爭?

康宏傅惠賢:中產維皮要月入6萬

有子有女、有車又有樓,康宏金融副總監傅惠賢(Zuriel)集齊「四仔主義」,是典型的香港中產家庭。

外間多數認定統計處公布中等家庭月入8,500至44,000元為中產家庭,對於月入多少才算是中產?Zuriel稱:「過去十年,以每年通脹平均上升4%計,累積起來,相當於約50%增幅,若十年前一個中產家庭每年收入約50萬元,我覺得現在年收入要有75萬元,平均月入六萬至七萬元才足以維持同等的生活質素。」

Zuriel表示,未計及交稅,每月的家庭開支已逾八萬元,每逢到了稅季,更形容交稅猶如「放血」。他認為,「中產之苦」在於收入愈高,開支及負債相應提高,他引用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的說法,中產很難跳出「老鼠圈」的循環。「當你出來工作一段時間,入息增加,由原來三萬至四萬元,升職、跳槽後,人工加至六萬元,雖然收入上漲,但其實你的開支亦相應增加。」

Zuriel表示,自從子女出生之後,衍生的開支更會愈來愈多,「你希望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參加不同的興趣班,每課200元,每星期上數課,一個月就花上數千元;或者上好一點的私立幼稚園,每月學費最少4,000元;又會希望讓他們見多識廣,一年去數次旅行,有時亦會帶父母同行,兩個人變成六個人,可能連去台灣都要花上幾萬元了。」他稱。

投資高息債穩中求進

身為理財顧問的Zuriel笑指,太太才是家中的財政大臣,不過,他亦有份為家庭制訂一套理財策劃:最少預留家庭三個月總開支作現金儲備,並最少以收入的15%作持久儲蓄投資,揀選風險低且長遠能增值的投資工具。

對於今年的投資環境,他抱審慎樂觀態度,除將六成投資放在股票基金外,其餘則投資大中華債券基金,因喜歡其派息高且穩定。他表示,衡量過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認為環球債券基金過於保守,故選擇年息達8至9厘、風險程度為中至中高的債券基金都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