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毫不起眼,然而當時任職高盛國際首席經濟師的奧尼爾(Jim O'Neill),已首創「金磚四國」一詞,預示西方經濟體對全球影響力遞減,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將會取而代之,這名「星級」經濟學家年內會退休,他接受本報訪問時依然相信,中國會繼續牛氣沖天,特別看好中國的消費股。
歐債陰霾下,不少歐洲企業估值已跌至很低殘,奧尼爾承認歐股非常低,但拒絕在有更明確解決危機方案前入市,「我喜歡任何種類的投資工具,無論涉及歐洲市場與否,我喜歡涉及新興市場的投資,特別是中國的消費股。」
去年中國經濟重拾增長動力,同時對出口依賴程度減低,對奧尼爾而言屬兩個「非常強勁訊號」,為今年在金磚四國中突圍先兆,當經常帳盈餘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3%,反映消費在經濟增長中擔任的角色提高,逐漸打破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消費過多而製造太少,中國製造太多而消費過少」局面,加上新一屆政府明確的改革意向,難怪他瞄準內需板塊。
投資策略方面,他多次提及「新中國」概念,意指內地正走向知識型經濟,以革新及工作人口的創造力為增長動力,當經濟體「重質不重量」,領導人會樂於見到約7%、不是10%的經濟增長,私人投資佔經濟增長比例增加,人民收入差距縮窄,在能源方面講求效益,加強替代能源發展。他認為,中國在城市化的路上只走到一半,但經濟經已安全「着陸」,當泡沫及通脹風險同時來襲,中國經濟難再次走下坡。
奧尼爾認為中國故事較歐美有趣,中國經濟每隔三周就可達3,000億美元、等同希臘全年經濟的全球火車頭,對世界影響力超乎一般人想像,當中國經濟周期改善,固然是出手投資金磚四國的時機,但不諱言若能持開放態度去注視環球市場,只要避開希臘一類國家,目前是一個極佳投資機會。
當英國首相卡梅倫重申無意加入歐元區,這名一度被瘋傳有機會擔任英倫銀行行長的「金磚先生」對一眾鄰居處境又有何見解?「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要其餘成員國應付一個意大利國內的經濟及政治危機不容易,這個問題強度比希臘還高,所以一切在瞬間變得有點未能預料,而且可能會趨波動。」
他又稱,歐元區整體收支平衡,成員國平均財赤及負債水平是七大工業國(G7)中最低,「若歐元區的言行如一個真正的歐元領域,或是一個『歐洲聯合國』,那就不會有危機,但若繼續各自關注個別利益,危機會接踵而來。」他續說,若成員國不促進財政上的統一,到二○年中國便會是德國更有興趣結盟的對象。
歐央行曾表明會竭力捍衞歐元區完整,奧尼爾相信當市場對這個政策上的意向重拾信心,將促進趨同交易(Convergence Trades)。「我不覺得歐央行曾失去信用力,或是正喪失公信力」,他又讚揚歐央行在困難的處境下表現出色,目前不只意大利,同時歐元區需要推行政策改革。
記者何玉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