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預算案 勉強過骨

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是梁振英出任特首後的第一份,外界自然引頸以待,結果雖然並無驚喜,但仍堪稱踏實,筆者認為算是合格。

效益為先應使則使

當然,最矚目的莫過於今個財政年度錄得649億元的巨額盈餘,與明知是保守估計的幾十億元赤字,偏差以十倍計,惹來對財政司司長是守財奴的劣評。然而,特區政府近年已經不再拘泥於公共支出不逾GDP的20%這指標,提出「應使則使」的新口號。所謂應使則使,應該是指效益高於社會成本就用,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踏實的論述。如果得到落實的話,即是只要效益高於社會成本,就算要加一點點稅亦理應無妨。

財政預算案被指無驚喜,相信是因為往年的派糖措施,除了直接向市民派錢以外,仍然延續下去,而長遠應對人口老化的措施和貧窮問題,則付之闕如。不過,新一屆特區政府僅數個月,給予多幾個月時間去設計長遠措施,仍屬公允。

人口老化未見對策

雖然退稅和減免差餉的上限被降低,中產人士或會覺得失望,但筆者希望這是「派糖退市」的開始,顯示政府改弦易轍,轉為解決長期深層次矛盾。

至於有評論指政府只是注資多個基金,而不直接花錢在扶貧和其他項目上是有欠識見,筆者反而覺得,這樣做實屬下放權力,多一點借用民間智慧去解決問題。

面對本港人口老化,早前通過了的老年生活津貼即將落實,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屬短期緩衝措施。不過,筆者一直反對純用「窮者得之」的辦法處理老年貧窮問題,因為這樣做只會引發道德危機。

政府在面對社會廣大民眾對於全民退休保障的訴求時,需要認真思考,尋找一種既具有可持續性,又可以應對這訴求的有效辦法。

副學士生前程未卜

在外圍經濟欠明朗之際,筆者歡迎政府延續對中小企提供信貸保證的做法,也歡迎政府在基建和開拓商機、培訓人才方面的財政承擔。但是,對於為數龐大的副學士生,至今仍然欠他們一個公道,這批學生的處境實在十分困難,學費沉重不在話下,升學前途亦未見明朗。

整體來說,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針對民生的措施比較零星,但是,在應對弱勢社群的需要方面,明顯地已經比前朝跨出了一大步,勝在穩打穩紮,尚算合格。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