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警示樓市 不如加強供應

金融管理局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作出簡報時指出,目前本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已達百分之五十九,接近二○○二年時百分之六十的歷史新高,並指出如果經濟周期逆轉,失業人數增加,家庭負債佔比可能進一步上升,言下之意,是隨時有機會打破上述新高紀錄。

金管局及政府財金官員以往檢視本港樓市是否處於健康狀況時,傾向採用供樓負擔比率作衡量尺度,並且以九七年的高峰期作參照對象,只要供樓負擔比率不高於九七年時長期維持的百分之九十水平,就會自我安慰地認為樓市問題不嚴重。

當局今次棄用供樓負擔比率作示警的手段,也許有一定苦衷,因為金管局在同一場合提交的資料顯示,本港新做按揭的平均成數由○九年九月的百分之六十四,下降至去年底的百分之五十二,新做按揭的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亦由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一,下降至去年底的百分之三十六。

以上述兩個分別反映金融機構及家庭住戶承受樓市價格波動風險的指標來看,若說本港樓市風險增加,在數據上根本說不通,但若據此說本港樓市非常健康,毫不足慮,則明顯與現實情況嚴重脫節,只會惹起普羅市民更大的反感。

至於今次採用家庭負債比率作為衡量基準,又能否產生預期的示警作用?答案恐怕是未必。因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一份報告,公共部門及私人的不同類型負債佔總體經濟規模比重,要升至某個水平,才會被視為對經濟增長構成不利因素,以家庭負債佔比為例,上限是百分之八十五。

雖然國際清算銀行在其報告指出,其列出的基準並非精確評估,但該行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跨國性質金融機構,有條件整合發達國家及新興市場的有關數據,參考價值應無異議。可惜同樣諷刺的是,即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基準,本港樓市現時的情況距離警戒線也甚遠,按理可毋須發出預警,但這也是與事實完全不符的推論。

金管局趁着向立法機關簡布的機會警示樓市風險,用心可謂良苦,市場人士難免揣測港府或有後着,金管局可能在推出五輪逆周期的壓抑樓市措施後,再接再厲,推出第六輪打壓樓市招數,務求令現時愈炒愈烈的樓市終能冷靜下來。

不過,港府及有關官員必須緊記,以往推出的「小辣」或「勁辣」招數,收效時間均甚短,無法扭轉置業人士對住屋的實質需求,只會加重真正用家的負擔及不便。港官與其構想新招打壓樓市,不如腳踏實地,好好規劃長遠的土地供應,縮短由賣地至單位可發售的時間及流程,才是有效將樓市納回常軌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