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投資商廈 時來運到

回顧一二年樓市整體發展,無論住宅、商廈、工廈╱貨倉、商舖及車位等,買賣價格均上升,且升幅可觀。究其原因,首推美國維持超低利率及加強量化寬鬆,投資者寧願將資金投放在商品市場,其中亞太區房地產市場前景相比歐美樂觀,資金流入本港樓市實屬正常表現。

另外,上屆特區政府為防九七後樓市大跌的情況再現,土地供應採取極保守路線,新增土地數量維持在頗低水平。市場需求增加,新供則未能配合,房地產價格及租金上升屬預料之內。

住宅市場政策多變

筆者認為一三年本港房地產市場發展方向及大氣候,與一二年相差不遠。美國量化寬鬆及低利率政策不變,高通脹繼續延伸;銀行資金充裕,按揭貸款的取態將維持積極及寬鬆,種種因素都利好房地產投資市場。

不過,綜觀政府過去數月來對本港房地產市場(尤以住宅為甚),作出積極及主動調控,筆者相信政府的政策將會在一三年為房地產市場帶來一些人為變數,並將影響資金走向。

新一屆特區政府自去年七月上場後,對私樓供應短缺、樓價及租金飆升、劏房、公屋輪候人數大增等情況視為影響民生的問題,並推出多項短期及中長期措施,務求令到樓價穩定,同時透過多種方法增加住宅用地,以滿足市場需求。

從普羅大眾的角度,措施確實對症下藥,但從投資者角度,則為住宅市場帶來多項限制及不明朗因素。住宅樓價如果在BSD(買家印花稅)及加強版SSD(額外印花稅)藥力失效後大幅攀升,政府極可能推出更「辣」的招數以壓抑樓價,如果希望短期內在住宅市場中賺取可觀回報,相信是難以實現。一三年住宅市場應是由用家主導,短期投資回報潛力將遜於非住宅物業。

供應緊張待租率低

自一二年十月推出BSD及加強版SSD後,有投資者已轉移陣地到非住宅市場包括工廈、商舖、商廈及車位等。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一二年首10個月非住宅物業買賣宗數佔整體物業買賣宗數僅為25%,但十一至十二月兩個月內,比例升至49%,實質宗數也由首10個月每月平均2,384宗增加至十一至十二月的4,563宗。如調控住宅市場政策不變,一三年非住宅物業將繼續成為投資者熱門追捧的市場,成交量及成交金額將繼續攀升。在眾多非住宅市場中,筆者較看好商廈市場的投資回報(包括資本升值及租金回報)的潛力。

據筆者公司的統計,直至一二年十二月底,各區甲級商廈的平均待租率為4.2%,除中區達7%外,其他港島及九龍各區平均待租率為3.1%。待租率低於5%可說是健康且偏向供應緊張的狀態。換言之,透過投資商廈以賺取租金收益,只要租金取價切合市場水平,理應不愁空置。

另外,由於待租率偏低加上需求增加,除中區外,其他商廈區域在過去一年都錄得租金升幅,當中以東九龍最為突出,達27%。二○一三年,除中區外,其他各區預期會有5至10%升幅,從投資者的角度看,租金上升將推高資產價格。

政府干預力度有限

由於商廈價格及租金並非直接影響民生,相信政府的干預只限於增加商用物業土地供應,盡量令供求達致平衡,以免租金升幅推高營商成本繼而影響競爭力。因此商廈投資者大可以供求及經濟環境等因素作投資決定,相比住宅市場受制於可能突如其來的調控政策,投資商廈更易掌握。

因受環球經濟前景欠樂觀及銀行金融業收縮活動所影響,中區甲級商廈的租金在一二年下跌17.2%,間接影響中區商廈售價,過去一年「跑輸」其他非核心區域。但筆者認為,房地產投資者應抱有逆市思維,一三年應是在中區購入優質寫字樓的好時機。

蕭亮輝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香港執行總監,擁有逾22年香港及中國商業房地產的租賃及買賣經驗,主要協助本地及跨國企業在本港及華南地區設立業務據點。蕭氏現時掌管高緯環球香港辦事處,管理的團隊共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