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在等,睇內地幾時出招刺激經濟,並且顯得愈來愈無耐心。有說法認為中央也在等,等甚麼?等十八大,等治國新班子亮相,要穩經濟促增長,怎麼落墨、下多大力度,由新班子說了算。
經濟能等嗎?能!這是一位內地朋友拋給鍾經緯的說法。問其道理何在,他講了一段前清的野史。
話說康熙在其人生時日無多時,做出超乎常理的「部署」,他的肱股近臣,尤其忠心不二、輔政有功、治國有才的,接二連三因一些小錯,甚至沒有錯也不放過,革職的革職,收監的收監,一時怨聲滿朝。
康熙在彌留之際解開謎底,他遺囑繼位兒子,日後可將經他貶謫監禁的大臣逐個特赦起用。原來康熙用心良苦的部署,是欲自己「施暴」,經由繼位者施恩,以博這些大臣感恩,對繼位者報效忠心。野史講完,鍾經緯問與當前中國有何相干?
內地朋友謂,中央一直強調經濟下行是主動選擇,只要增長不致跌穿七點五,就被視為可控,而毋須慌張。容忍稍低的增長率,是為新朝「打好基礎」,不惜背負經濟無起色的責任。「打好基礎」是指較低增長率,以及比較好的經濟結構。就像康熙為繼位者收買人心鋪路,不怕背負起「老懵了」的罵名。
一語點明,新朝接手一盤較低增長率的經濟,才有望日後大唱《步步高》曲調,否則一接手就是高增長率,還要這樣那樣的泡沫,很難做出成績。
正因如此「高深」的解構,才揣測中央並不介意今年增長率偏低,內地朋友一番話講得極之有紋有路,姑妄聽之。
鍾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