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營商趨難外資撤離

隨着內地勞動力成本日益提高、經濟增長放緩,外資帶來的熱錢呈現下行局面,多間外資企業都表現撤出中國製造業市場的決心。去年星巴克將品牌的陶瓷杯製造撤回美國;今年耳機製造商Sleek Audio將生產線從東莞搬回佛羅里達州、挖土機製造商Caterpillar亦表示撤離部分中國代工工廠;而其他外資如富士康亦宣布在印尼設廠。

美資撤出中國主因是美國大力鼓吹製造業回流及增加製造業職位,但更重要的是內地物流、原材料、薪金成本及人民幣的匯價持續上漲,內地當局亦逐漸收緊對土地及生態環境的限制,令外資企業選擇尋求其他東南亞廉價勞動市場,例如柬埔寨、緬甸、印尼、越南等工資較內地低一半的新興地區。

人幣升值 轉型求存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表示,內地製造業成本持續上漲,港商遂有轉往工資較低廉的國家趨勢。

有分析指,內地製造業未來或需要轉型,以增加生存空間,因為隨着人民幣不斷升值,內地工廠必須生產附加值較高的商品,以彌補人民幣升值、運費及工資上揚等因素帶來的影響。

不過,雖然內地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但較歐美國家仍然相當廉宜;加上內地工廠的管治文化日漸成熟,生產效率高,因此內地製造業對外資企業仍然存在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