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被稱為Back Door Listing,消息曝光前一切要暗中進行。證監會早年收緊注入資產的業務性質、價值,管理層等多個準則,定下24個月期限,以限制買殼活動,但依然阻不了近年的殼股潮,今年尤其多,原因之一是市況影響下,新股上市難,急需海外融資平台的內地房企惟有「走後門」,藉入主香港上市公司擴大融資渠道。
至於做開上市保薦工作的投行,無刁可做下,惟有落足嘴頭多攻殼股,主動找具備賣殼條件的上市公司傾生意。其實,○九年因全球放水股市大反彈以來,上市新股破晒紀錄,部分更是集資額不多,如專業旅運(01235)一一年上市集資額只有4,950萬元,現市值也不過是2.15億元,仲平過一隻殼價。行內亦有「啤殼」的術語,指上市花費唔少,但估值唔貴,集資又唔多的公司,搞咁多無非為求有隻殼,股東賣殼賺多筆。前稱威達國際的萬佳錫業(00195)○八年十一月上市,一○年二月就已變相賣殼。
殼價有市,但當中大有學問,買賣雙方「握手」後都有排傾,因買方是連殼連資產一齊買,還是淨買殼,如何注資,到賣方的管理層要繼續留任至限期過的綑綁期等,雙方如何合作都好重要,買賣前其實要雙方「起底」,仲要避過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