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併歐洲銀行如踩地雷陣

曾幾何時,內地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前,必須找些歐美同業入股才夠照。正所謂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中資銀行拿出巨款到歐美尋找購併或入股對象。內地銀行中資產值排第二的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透露,有意動用千億元人民幣,在英、德、法收購整家銀行或三至五成股權。今次無疑是中資銀行走向國際的一大步,同時亦大步走進地雷陣。

其實,吸引中資銀行到歐洲尋覓購併,不外乎內外兩個誘因。在外因方面,歐債危機令銀行業千瘡百孔,就算毋須政府打救,股價亦一落千丈,通街便宜貨,可以慢慢揀。在內因方面,很多中資商家大舉進軍歐洲,有的在那裏設廠、有的索性買下整家企業經營,內地銀行要跟着客戶走,保持市場佔有率,自然會乘勢進軍海外市場,實現國際夢。

不過,中資銀行進軍歐洲絕非話咁易。在金融海嘯爆發前,國開行入股巴克萊及平保入股富通,都以賠大錢收場,是前車之鑑。現在的後海嘯時代,情況未有太大改變。歐洲不斷推出的救市措施,被認為是買時間而非治本,難阻經濟惡化。換言之,歐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危機重重,有多少潛在壞帳不得而知。歐洲一些政府當然希望盡快找「金主」把銀行買下,但接手的風險有多大,要小心衡量。

中資銀行在金融海嘯中未受嚴重損傷,賺錢能力之強在全球同業中更是一枝獨秀,會否令管理層以為,能夠在其他市場照辦煮碗。可惜,內地銀行業的「暴利」恐怕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複製。原因很簡單,中國的利率仍受嚴格監管,銀行業競爭亦相對有限,利息收入有保證,無異於被政府「塞錢入袋」,在其他市場賺錢肯定沒有那麼容易。

以往,很多國際級銀行都傾向成為跨國性全能銀行,版圖要遍布全世界,業務和功能要一應俱全。時移世易,這種經營模式已顯得力不從心。一來是兼顧的市場和業務太多,難以統一管理;二來是不同市場的監管有異,文化差別大,在管理上也造成大問題,結果現在要紛紛瘦身,出售非核心業務。中資銀行或許未曾經歷這階段,才會躍躍欲試。

現任中證監主席郭樹清曾是建設銀行的董事長,他在去年升官前談到購併外國銀行時說過,價錢便宜不一定是好交易,也不一定符合本身的發展策略,言下之意是務必謹慎。這不是說中資銀行現在去購併歐洲同業是未經深思熟慮,而且就算真的買下幾家銀行,來自海外的收入佔比仍然很低,無傷大雅,但既然明知地雷處處,國際化的步伐必須更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