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一跌再跌,有人說至少跌多三個月,有人說已經跌無可跌,很快會反彈。這些都是個人之見,股市發展自有其內在邏輯。如果中國股市不能夠在制度上進行重大改革,短期內要走出困境是不可能的。
當前內地股市走勢不好,有國際環境差的外因,也有內地經濟正陷入困境的內因,但我們應該看到股市何曾與實體經濟形影相隨,不僅不是經濟晴雨表,反而嚴重背離。滬綜指仍然在十年前的水平上,但本地生產總值已經是十年前的四倍。
股市為何會如此頹勢?為何與實體經濟背離?這與中國股市之宗旨、性質及運作方式有關。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股票作為標準化的合約工具,目的是讓過剩的資金有效配置到資金不足者手上,雙方各得其所。由於買賣雙方的訊息完全不對稱,需要一系列嚴格法律制度保證訊息公開透明,保證交易建立在公平誠信的基礎上。
但是中國股市發展的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國有企業脫困融資,先是國有中小企業圈錢,然後絕大多數大型國企紛紛進場,最後才是分給中小民營企業一點殘羹。
政府不僅對股市信用進行完全擔保,並且主導整個股市的分配運作,是完全的政策市,行情好壞、指數高低取決於政府的股市政策;同時也是上市公司圈錢的工具、是內部人謀取暴利的地方、是建制內精英利用社會大眾資金,擴大自己權力謀取利益的地方。
內地股市投機炒作如此瘋狂,很大程度與政府對股市的信用隱性擔保有關。對於這樣一個市場,在試驗階段,政府、企業、及接近政治權力的人對市場還不太了解,無法完全操控全部利益,從而也會有些許利益流向弱勢投資者。
但是,當大型國企進入市場,不僅使得相應的既得利益制度化,靠近權力的人亦開始控制各個利益點,中小投資者成了財富被掠奪的對象。
中證監主席郭樹清上任後,希望對股市制度進行改革,對利益結構進行調整,也出台不少新制度與規則,但多是技術層面上,沒有觸動既得利益關係,弱勢中小投資者的處境沒有改變,玩不起的只好離開市場,股市信心逐漸喪失。
政府想通過制度規則技術性變化來建立股市信心是不可能的。例如,最近轉融資規則出台,這種制度是鼓勵投資者入市,但小投資者只會血本無歸,會進入市場嗎?
在十八大召開之前,股市有希望的概率不會太高。在十八大後,如果有鐵腕型的、熟悉中國金融市場運作的高層領導人上任,對股市進行重大制度改革,重新調整既得利益關係,重新界定股市的宗旨與功能等,中國股市才能出現曙光,走出當前的困境。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