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在下半年繼續下行,差不多已是中央、商界及學界的共識,中央亦從四方面着手減低經濟下行壓力,包括下調基準利率、增加教育及醫療開支、資助居民消費及加快基建投資,在短中期而言有助經濟軟着陸,當中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工業轉型及升級。
中國在三十年前開展經濟改革及實施開放政策,藉着大量廉價勞工及土地資源,吸引香港、日本及歐美資金,生產勞動力及土地密集的產品。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世界工廠」,由成衣、玩具、智能電話到平板電腦等,已成為全球主要生產基地。但經過三十年高速增長,中國的勞動力、土地及資源成本明顯飆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尤為突出。
縱然經濟增長自一一年下半年開始逐漸減慢,但工資水平不減反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國企及集體企業的工資增幅由○九年的12%,升至一○年的13.5%,一一年更錄得14.3%的近年新高,人均工資達42,500元人民幣;私營企業的工資增幅更驚人,○九、一○及一一年分別升6.6%、14.1%及18.3%,一一年的人均工資為24,500元人民幣。工資上升主要由於人口老化及最低工資不斷上調。
根據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今年向美資在內地生產的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92%受訪企業認為內地工資將持續上升,更值得關注的是,受訪的大型生產商(年銷售量達10億美元),有三分之一考慮將生產遷離中國,估計牽涉200萬至300萬的就業職位。
可能有人會認為調查結果言過其實,但小心觀察近期美國大企業的舉動,有更多啟示。全球最大家庭用品製造商惠而浦已把其中一條在中國貴州有六年歷史的生產線遷回美國,通用電氣打算在一四年前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用作增加本土生產線,其他大型美國公司包括奧的斯電梯、福特汽車及卡特彼勒等亦有類似行動。
縱然這並不意味美資將撤離,但已具備條件把生產線遷回美國。美國勞動成本雖仍遠高於中國,但能源成本大或調低,由於美國擁有最大的頁岩氣(Shale gas)存量及開發技術,該項新的替代能源將為美國在二○二五年前減少116億美元的能源成本,加上在美國本土生產可減省由中國將製成品運回美國的運輸成本。再者,美國本土要求大企業回歸的政治壓力亦愈來愈大。
中國應居安思危,不要再單靠低成本,要保持全球生產基地的優勢,在成本上升的大環境下,一定要從設計、質量、產品安全等方面,以「質」鞏固競爭力。不要以為歐美對中國的競爭威脅遙遙未到。試想想,有多少歐美國家在三十年前預計中國會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全球最大的生產中心呢?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