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產能過剩 壞帳留畀銀行

內地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早已躋身全球最賺錢行列,股價與盈利卻分道揚鑣,長期低迷,市場普遍歸咎是不良貸款的底細摸不清,尤其是中央幾年前大規模刺激經濟,不知有多少壞帳等待爆煲,怎敢給予太高估值。正所謂紙始終包不住火,兩家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光伏企業業績均告急,資金極度緊張,又負債纍纍,內地銀行壞帳潮恐怕一觸即發。

農業銀行高層早前說過,不良貸款有所上升,除了受到經濟下行影響之外,一些行業例如光伏、鋼鐵及造船業均出了問題,但相信不會惡化。銀行界說得輕描淡寫,用意可以理解,市場則指這些行業已成為貸款的嚴控對象,意味着不但難借新錢,還要面對銀行追數,而以往大舉借錢擴產則令產能過剩問題愈見嚴重,無論是相關行業或銀行,風險確實愈來愈大。

以上述三個被嚴控的行業為例,在早幾年的投資熱潮帶動下,產能已多到根本無法消化。據一些龍頭光伏企業透露,全行的產能增加一倍,需求只多了五成,供過於求令產品跌價一半。在造船業,行內估計各家船廠加起來的產能,比實際需求多出四分之一。至於鋼鐵業,全國的鋼材產量在過去幾個月數度創新高,完全漠視鋼價下跌及需求萎縮的現實。

這些行業目前的處境大概就是,繼續全力生產便真的是做多一件要蝕多一件;局部停產則令經營現金流很快枯竭。無論哪一種狀況,都會對營運資金造成壓力,更莫說準時還銀行貸款。現在最需要的應是借多些錢撐下去,可惜銀行又把他們視為高危行業不願加碼。長此下去,肯定有很多企業被淘汰。

中國經濟向來都是大起大落,上行和下行的幅度總是超預期,原因正是在產業政策及財政措施刺激下,各地必定一窩蜂投資,為GDP超額貢獻;但過度投資必然造成產能過剩,停產倒閉的結果是經濟超預期減速。不過,更加令人擔心的是,產能過剩基本上無法解決。如果是周期性過剩,等到市場復甦,需求便會回來;可是內地的過剩更多是結構性,產能比市場總需求還要多,必定有企業無法生存下去,無可避免為銀行帶來壞帳。

其實,被點名的三個行業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還有房地產、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風電設備等,相信都已成為嚴控對象,新貸免問,還要隨時被追債。根據國家訊息中心的數字,內地製造業平均有近三成產能閒置,而鋼鐵、水泥及煤炭等產量更達全球一半。如此大規模過剩,除非中央再次大灑金錢刺激投資需求,否則便要準備好為陸續有來的壞帳埋單。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