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一口氣把十五家跨國銀行的評級下調,分別被降一至三級,理由是環球經濟疲弱,加上監管收緊,令金融機構面對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時,存在損手的風險。雖然今次降級行動早在四個月前已有風聲,屬於事先張揚,對市場仍然帶來巨大震盪,凸顯銀行業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風險回傳」一點也沒有減少,在惡性循環底下,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很高。
那些被降級的金融機構普遍不服氣,尤其是美國有五家銀行捲入其中,反應更加強烈,認為降級理據不充分,漠視在金融海嘯之後,銀行的資本缺口及監管不足等問題已經有改善。負責操刀的評級機構,同樣難以洗脫後知後覺的負面形象,加上在經濟環境惡劣下仍大規模降級,難免被批評落井下石,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撇開這些意氣之爭,銀行業經營環境,以及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仍然是值得注意的。今次被降級的十五家跨國銀行有一個共通點,在業務中「交易導向」的味道很濃,而並非單純做存貸生意的零售銀行。當中少不了涉及大量衍生工具交易,扮演的角色可能是莊家,也可能是參與者,在資本市場極為波動下,究竟是「避險」抑或「冒險」,恐怕不易界定,更遑論排除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摩根大通早前披露炒燶信貸衍生工具便是現實寫照。
這些着重「交易導向」的銀行被降評級,首當其衝自然是本身的借貸成本,因為資金來源並非全部依賴零售存款,而是從貨幣市場籌集資金。部分被連降兩級的銀行,最新的信貸評級相信已不符合一些大型貨幣基金的起碼要求,就算仍有借錢能力,在評級下調後,利息和抵押品要求將相應提高,引致交易或生意規模縮水,對實體經濟肯定有負面影響,並會經由信貸渠道擴散。
自金融海嘯爆發後,銀行業與實體經濟之間的惡性循環,一直未曾中斷。一部分金融機構在繁榮時期冒險進取,當經濟逆轉便造成嚴重損失,創造信貸的能力收縮,而信貸冰封則令經濟進一步沉淪,反過來又令金融機構的資產更加縮水。另一方面,為避免再用公帑打救「大得不能倒」的銀行,資本要求和監管標準均收緊,也令上述的惡性循環更加突出。
歐債危機惡化,早已令當地銀行的評級面目全非,今次被降級的十五家銀行,並非全部位處重災區,依然難逃厄運,可見當前的風險屬環球性,無從迴避。如要打斷「風險回傳」,除了要等待經濟回穩之外,看來還需要對銀行業交易導向的經營做大整頓,盈利模式大變身,危機才有望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