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動向:醫改概念股 發揮「藥」力

自二○一○年以來,令最多投資者跌眼鏡的非數醫藥股莫屬。自中國「十一五」規劃加大醫療保障投入,全國醫療行業規模以23%的飛快增長,醫藥工業產值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所覆蓋的城鄉居民數量已達到12.6億人,相當於全國人口九成以上。據行內預測,目前全球醫療開支排名第三的中國,在二○一六年前會先超日本,其後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開支市場。

事實上,在「十二五」規劃中,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繼續被視為重點深化項目,包括藥物制度改革、基層醫療體制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全國醫療行業均受惠於傾斜的國家政策。此外,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後進入高增長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今日開始步入中年,對醫療需求漸殷,醫藥股前途應一片光明。

「安徽模式」引爆地雷

然而,與內地不少涉及民生的行業一樣,醫藥股發展受國策左右,在內地通脹飆升,醫藥行業亦被要求負上「社會責任」,發改委與衞生部發布《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要求各地全面規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包括降低基本藥物藥價,減輕病患及政府財政負擔,變相對醫藥實施「限價令」。

投資者當時才察覺癡心錯付,對醫藥行業長遠賺錢能力抱有懷疑。去年政策出台後,君可見,醫藥股由高估值跌進低估值年代,一○年底超購王四環醫藥(00460)錄得474倍超額認購的盛況,也隨即成為絕響。

本來國家編製基本藥物目錄,製藥企業每年地方性的進行招標的政策,於九十年代中期已存在,可是,投資市場對藥業股「另眼相看」的催化劑,是擁有5,000萬人口的安徽省實驗性地推行「安徽模式」的醫藥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低價是取」,並以量價掛鈎,採納獨家配送供應權利,擴大基本藥物目錄涵覆範圍,以更大力度壓抑藥品價格,大環境不利製藥公司,競爭及經營壓力大大提升的效果是立竿見影。

安徽的醫改模式一直引起不少爭議,最敏感的股票市場,憂慮政策一旦全面推廣,醫藥股牽一髮動全身,會全部受到波及。直到今日,安徽模式會否推廣至全國,內地仍有保留,部分以低價中標的藥企,在成本因素考慮,質量未達標等理由有拒絕配送個案出現,安徽基層用藥部分出現匱乏,壓價衍生這意料之外的結果。

最近缺乏企業道德的「毒膠囊」事件震動全國,事件爆發後內地基本藥品招標價格亦有所影響,政府及製藥企業更重視藥品質量,廣東把部分質量標準提高的品種,提高政府限價,「毒膠囊」像炸彈一樣破壞製藥行業名譽,同時也間接拉動招標藥價,對藥業股而言,可能是最壞時代的結束。

板塊尋寶 還原基本步

今時今日藥業股,有點像內銀、內房及鐵路股,在大部分投資者眼裏,前途很大程度受制於國策。從不少分析員研究報告中,所着眼的一般不是原料藥價格波動,或者員工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等基本經營因素,反而集中發改委將來會否進一步以行政政策,促使藥品價格進一步向下,如安徽一樣的試驗性改革,也間歇性地對醫藥股造成壓力。

揀多專利 具研發能力

踏入六月,回顧今年國企指數累跌5.5%,反觀幾隻市值較大的本地上市藥業股,除卻業績一再令基金經理失望的聯邦制藥(03933)、及高層地震的上海醫藥(02607)外,有不少股份已不像去年出現「超跌」情況,開始尋找到支持,是否意味市場對政策市過分悲觀的一次修正?抑或內地通脹已由高位回落,中央開始要從藥品價格與質量之間取得平衡?值得投資者花時間研究。

我們認為,很大機會兩個可能性並存,股民今日要從估值回歸到合理水平的藥業股中尋寶,仲係最好多做功課,挑選有較佳新藥研發能力、有條件擴張產能及提價,更甚是擁有較多專利藥品,不受基本藥物名單內價格競爭影響的股份為宜。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