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問題再引發環球金融市場動盪,市場關注沽空引發連鎖問題,要求加強監管聲音從未間斷,港交所(00388)昨決定收緊沽空活動,規定可沽空股份市值要求,由10億元增兩倍至30億元,過去十二個月成交總額與市值的百分比,由40%調高至50%,令可沽空股份數目,由646隻減12%或82隻至564隻,新例將於七月三日起生效。
不過,證券界批評,港交所是次收緊沽空措施,無帶來很大變化,因剔出沽空名單的股份,並非主要沽空股份,僅少數個別股份受惠,直言對減低大鱷利用沽空圖利毫無幫助,再強烈要求當市況遇上「非常時期」,監管機構要果斷地即時暫停沽空。
近日港股受歐債等外圍因素影響,連跌多日,市場更傳「空軍」儲足彈藥準備策動攻勢,港交所昨剛好宣布收緊可沽空股份資格準則。該所解釋,今年初曾進行檢討,有感過去十年本港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已增加約三倍,交易流通速度(即過去十二個月成交總額與市值的百分比),由約40%增至逾50%,故決定作有關修訂。
假設今年四月進行最近一次季度沽空檢討時,已採納新的沽空資格準則,現時646隻可沽空證券中,會有82隻不符合沽空資格。該82隻或被剔出沽空名單股份,大部分是市值較少股份。由去年四月至今年三月,有7隻股份「零沽空」,沽空最活躍股份,期內沽空總成交額僅2.16億元。
按上述82隻股份沽空總成交額21.29億元計,僅佔期內市場總沽空金額1.386萬億元的0.15%,故剔出股份對整體沽空活動影響輕微,相信只有個別近期多次捱沽股份如碧生源(00926)、創益太陽能(02468),及正停牌的歲寶百貨(00312),若最終在七月份新例生效時,落實剔出沽空名單,或可「幸免於沽」。
證券商協會主席蔡思聰表示,是次收緊沽空股份準則對大戶利用沽空「搵水」無正面影響,但「好過唔做」,未來肯定有改進空間。證券界要求沽空的大戶或機構「現形」,但有關當局已拒絕,業界始終希望遇上「非常時期」時可暫停沽空。恒豐證券董事總經理張華峰稱減少可沽空股份數量不足夠,對減少市場「大上大落」無幫助,核心問題是現時大手沽空者是否真的需要沽空來套戥,若非便需規管沽空。
近年歐美市場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暫停沽空,但香港是少數「企硬」的市場。其實本港可沽空的股份準則,多年來沒有調整。○二年底時,本港只有165隻股份可沽空,隨着市場市值增大,現時可沽空的股份已增至逾六百隻。